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我国假释制度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我国假释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1-20页
    1.1 我国假释制度的概述第11-13页
        1.1.1 我国假释制度的概念第11页
        1.1.2 我国假释制度的发展第11-12页
        1.1.3 我国假释制度的本质第12-13页
    1.2 我国假释制度的内容第13-15页
        1.2.1 我国假释制度的实体内容第13-14页
        1.2.2 我国假释制度的程序内容第14-15页
    1.3 我国假释制度的功能第15-20页
        1.3.1 我国假释制度对刑罚目的的功能第15-17页
        1.3.2 我国假释制度对罪犯的功能第17-18页
        1.3.3 我国假释制度对监狱的功能第18-20页
第2章 我国假释制度司法适用现状的考察第20-31页
    2.1 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率考察第20-23页
        2.1.1 我国假释率远低于减刑率第20-21页
        2.1.2 我国假释率远低于其他国家第21页
        2.1.3 我国假释率地域差别较大第21-23页
    2.2 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程序考察第23-28页
        2.2.1 启动程序考察第24-25页
        2.2.2 审判程序考察第25-27页
        2.2.3 监督程序考察第27-28页
    2.3 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效果考察第28-31页
        2.3.1 假释犯再犯率较低第28-29页
        2.3.2 假释剩余刑期较短第29-30页
        2.3.3 监狱办理假释积极性低第30-31页
第3章 完善我国假释制度司法适用的路径和措施第31-43页
    3.1 整体提高假释制度的适用率第31-34页
        3.1.1 构建合理的假释—减刑制度第31-32页
        3.1.2 构建较完善的假释配套制度第32-34页
    3.2 规范假释制度的适用程序第34-39页
        3.2.1 规范启动程序第34-36页
        3.2.2 规范审判程序第36-38页
        3.2.3 规范监督程序第38-39页
    3.3 保障假释制度的适用效果第39-43页
        3.3.1 维持低假释再犯率第40-41页
        3.3.2 提高假释剩余刑期第41页
        3.3.3 完善责任倒查机制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社联动”在廉租房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以B市XHY社区为例
下一篇:被害人过错及其法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