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理论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概述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公路 | 第19-20页 |
二、普通专养公路 | 第20页 |
三、公路养护 | 第20页 |
第二节 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基本内容 | 第20-27页 |
一、道路服务 | 第20-22页 |
二、安全防范与应急保障服务 | 第22页 |
三、出行信息服务 | 第22-23页 |
四、沿线服务设施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现状剖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管理机构简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的具体措施 | 第28-33页 |
一、提级改造原有公路 | 第28-30页 |
二、专项整治维护路域环境 | 第30-31页 |
三、科技养护助阵服务增效 | 第31-32页 |
四、“互联网+”路网推动智慧出行 | 第32页 |
五、因地制宜添置服务设施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取得的成效 | 第33-39页 |
一、道路技术等级不断提升 | 第33-34页 |
二、安全防范与应急救援机制基本建立 | 第34-35页 |
三、初步具备预警监测能力 | 第35-36页 |
四、沿线服务设施陆续投用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9-55页 |
第一节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9-47页 |
一、道路服务水平提升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 | 第39-43页 |
二、联合管理体制不畅 | 第43-45页 |
三、预警功能不全且信息社会推广度低 | 第45-46页 |
四、沿线服务设施建设与现实需求差距大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7-55页 |
一、资金缺口大 | 第47-49页 |
二、道路管辖权归属频繁变化 | 第49-50页 |
三、道路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50-51页 |
四、管理平台智能化水平低 | 第51-52页 |
五、人才储备不足 | 第52-53页 |
六、沿线服务设施处于试点时期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泉州市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优化建议 | 第55-67页 |
第一节 国内其他地区公路公共服务的先进经验 | 第55-58页 |
一、厦门市普通专养公路养护作业市场化经验 | 第55-56页 |
二、山东省烟台市搭建数字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 第56-57页 |
三、安徽省六安市建设普通专养公路服务设施经验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泉州普通专养公路公共服务优化建议 | 第58-67页 |
一、争取制定新一轮机构改革实施细则的主动权 | 第58-60页 |
二、推动地方公路立法 | 第60-61页 |
三、构建数字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 第61-63页 |
四、搭建信息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 第63-64页 |
五、综合统筹沿线服务设施发展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附录A 运行状况条件下的道路服务水平计算数据参照系数 | 第75-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