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以及来源 | 第9-10页 |
1.1.1 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 | 第9-10页 |
1.1.2 婴儿肠道菌群的来源 | 第10页 |
1.2 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影响因素 | 第10-13页 |
1.2.1 分娩方式 | 第10-11页 |
1.2.2 分娩时间 | 第11-12页 |
1.2.3 喂养方式 | 第12页 |
1.2.4 抗生素使用情况 | 第12-13页 |
1.2.5 母亲的健康状况及生活环境 | 第13页 |
1.3 肠道菌群检测的技术手段 | 第13-16页 |
1.3.1 宏组学技术 | 第14-15页 |
1.3.2 定量PCR技术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材料 | 第17-19页 |
2.1.1 样品来源 | 第17页 |
2.1.2 本试验所用引物探针 | 第17-18页 |
2.1.3 试剂 | 第18-19页 |
2.1.4 仪器与设备 | 第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19页 |
2.2.2 粪便样品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9页 |
2.2.3 粪便样品DNA的稀释 | 第19页 |
2.2.4 粪便样品核心菌群的定量研究 | 第19-20页 |
2.2.5 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5页 |
3.1 不同分娩方式婴儿肠道核心菌群定量结果 | 第21-33页 |
3.1.1 肠杆菌科 | 第22-23页 |
3.1.2 乳杆菌属 | 第23-24页 |
3.1.3 双歧杆菌属 | 第24-25页 |
3.1.4 拟杆菌属 | 第25-26页 |
3.1.5 梭菌属 | 第26-27页 |
3.1.6 普氏菌属 | 第27-28页 |
3.1.7 链球菌属 | 第28-29页 |
3.1.8 乳球菌属 | 第29-30页 |
3.1.9 肠球菌属 | 第30-31页 |
3.1.10 大肠杆菌 | 第31-33页 |
3.2 不同生育年龄母婴肠道菌群的定量研究 | 第33-35页 |
3.2.1 适龄产妇和高龄产妇肠道菌群的定量研究 | 第33页 |
3.2.2 适龄产妇和高龄产妇所生婴儿肠道菌群的定量研究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