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乳腺癌与PIK3CA基因 | 第12-16页 |
1.1.1 乳腺癌的发现 | 第12页 |
1.1.2 乳腺癌的危害 | 第12-13页 |
1.1.3 病因 | 第13-14页 |
1.1.4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第一位 | 第14-15页 |
1.1.5 乳腺癌的治疗 | 第15页 |
1.1.6 PIK3CA基因与靶向治疗 | 第15-16页 |
1.2 血浆游离DNA应用乳腺癌研究 | 第16-18页 |
1.2.1 血浆游离DNA的发现 | 第16-17页 |
1.2.2 血浆游离DNA的应用于乳腺癌PIK3CA基因 | 第17-18页 |
1.3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 | 第18-26页 |
1.3.1 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1.3.2 数字PCR技术的原理 | 第19页 |
1.3.3 数字PCR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9-20页 |
1.3.4 数字PCR技术介绍及与其他技术比较 | 第20-21页 |
1.3.5 数字PCR技术的四种平台 | 第21-24页 |
1.3.6 研究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7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3 实验样本类型 | 第27页 |
2.3.1 对照品 | 第27页 |
2.3.2 实验验证的临床样本 | 第27页 |
2.4 实验样本制备 | 第27-31页 |
2.4.1 阴性对照品的制备 | 第27-28页 |
2.4.2 血浆中游离DNA的提取 | 第28-30页 |
2.4.3 组织样本的提取 | 第30-31页 |
2.5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 | 第31-33页 |
2.5.1 引物的设计 | 第31-32页 |
2.5.2 探针的设计 | 第32-33页 |
2.6 测试实验的引物及探针 | 第33-37页 |
2.6.1 测试实验的引物 | 第33-34页 |
2.6.2 测试实验的探针 | 第34-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3.1 引物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3.2 探针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3.3 其他最适的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临床样本验证 | 第43-48页 |
4.1 阳性标准品的验证结果 | 第43页 |
4.2 DDPCR灵敏度与特异性的验证结果 | 第43-48页 |
4.2.1 验证结果的示例 | 第44-46页 |
4.2.2 灵敏度与特异性的验证结果 | 第46页 |
4.2.3 一致性验证结果 | 第46-47页 |
4.2.4 验证结果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信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