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广东书院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一、书院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二、研究地域的界定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11-16页 |
一、国内外书院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二、广东书院研究情况 | 第13-16页 |
第四节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写作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明代广东书院的发展规模 | 第17-54页 |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广东书院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明代广东书院考 | 第19-54页 |
第二章 明代广东书院的时空分布 | 第54-69页 |
第一节 明代广东书院的发展轨迹 | 第54-62页 |
第二节 明代广东书院的地域分布 | 第62-65页 |
第三节 明代广东书院地域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 第65-69页 |
第三章 明代广东书院的社会属性与经费收支 | 第69-77页 |
第一节 书院的建设力量和社会属性 | 第69-71页 |
第二节 书院经费的来源与使用 | 第71-77页 |
一、书院经费的来源 | 第72-75页 |
二、书院经费的使用 | 第75-77页 |
第四章 明代广东书院的教学体制 | 第77-87页 |
第一节 山长与生徒 | 第77-80页 |
第二节 学规学约 | 第80-84页 |
第三节 教学特点 | 第84-87页 |
第五章 明代广东书院的历史作用 | 第87-92页 |
第一节 普及文教、培育人才 | 第87-89页 |
第二节 教化民众、化民导俗 | 第89-92页 |
结语 | 第92-94页 |
附录一:明代广东书院一览表 | 第94-104页 |
附录二:明代广东各府州县书院分布一览表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