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苯胺 | 第8页 |
1.2 苯胺的制备方法 | 第8-10页 |
1.2.1 目前工业生产苯胺的方法 | 第8页 |
1.2.2 苯直接胺化制苯胺的催化剂及新工艺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3 石墨烯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3.1 石墨烯材料的催化性质 | 第11-12页 |
1.3.2 石墨烯催化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3 石墨烯基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4 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7-22页 |
2.1 前言 | 第17页 |
2.2 化学试剂、原料及仪器 | 第17-18页 |
2.2.1 主要实验试剂与原料 | 第17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7-18页 |
2.3 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原理及过程 | 第18页 |
2.3.1 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原理 | 第18页 |
2.3.2 催化剂制备过程 | 第18页 |
2.4 催化剂结构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18-19页 |
2.4.2 热重(TGA)分析 | 第19页 |
2.4.3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19页 |
2.4.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19页 |
2.4.5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第19页 |
2.5 苯胺化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6 苯直接胺化反应的活性评价 | 第20-22页 |
第3章 石墨烯负载氧化物对苯直接胺化反应的活性评价 | 第22-36页 |
3.0 不同金属氧化物负载石墨烯催化剂的胺化反应活性评价 | 第22页 |
3.1 氧化铜负载石墨烯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22-26页 |
3.1.1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22-23页 |
3.1.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3-24页 |
3.1.3 热重(TGA)分析 | 第24-25页 |
3.1.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26页 |
3.1.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6页 |
3.2 胺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6-33页 |
3.2.1 不同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对苯直接胺化反应的活性比较 | 第26-27页 |
3.2.2 反应温度 | 第27-28页 |
3.2.3 反应时间 | 第28-29页 |
3.2.4 醋酸浓度 | 第29-30页 |
3.2.5 苯与胺化剂的比 | 第30-31页 |
3.2.6 苯与过氧化氢的比 | 第31-32页 |
3.2.7 催化剂用量 | 第32-33页 |
3.2.8 过氧化氢的添加方式 | 第33页 |
3.3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 第33-34页 |
3.4 反应机理讨论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6-37页 |
4.1 结论 | 第36页 |
4.2 创新点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