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基于改进PID的烘丝机控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基于智能控制的烘丝机控制方法 | 第12-13页 |
1.2.3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控制模型 | 第13-14页 |
1.3 论文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1.3.1 论文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2 烘丝机基础知识 | 第16-23页 |
2.1 烘丝机结构与系统构架 | 第16-18页 |
2.2 烘丝机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3 烘丝过程中影响烟丝质量的因素 | 第19-21页 |
2.3.1 来料烟丝水分、流量 | 第19-20页 |
2.3.2 烘丝筒的转速 | 第20页 |
2.3.3 饱和蒸汽质量 | 第20页 |
2.3.4 进入烘丝筒的热风 | 第20-21页 |
2.4 现有控制方式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模糊控制的烘丝机温度优化控制 | 第23-46页 |
3.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23-31页 |
3.1.1 模糊集合基础 | 第24-28页 |
3.1.2 模糊控制系统 | 第28-31页 |
3.2 烘丝机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1-40页 |
3.2.1 确定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 第31-32页 |
3.2.2 模糊化 | 第32-36页 |
3.2.3 模糊规则库建立 | 第36-37页 |
3.2.4 去模糊化 | 第37-38页 |
3.2.5 量化因子、比例因子、采样时间的选择 | 第38-39页 |
3.2.6 仿真验证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3 烘丝机模糊控制器优化 | 第40-44页 |
3.3.1 智能积分环节 | 第40-41页 |
3.3.2 仿人比例控制 | 第41-42页 |
3.3.3 优化量化因子、比例因子 | 第42-44页 |
3.3.4 经优化后建立的烘丝机温度控制模型介绍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实验分析 | 第46-58页 |
4.1 平台简介 | 第46-47页 |
4.2 模糊控制工具箱 | 第47-53页 |
4.2.1 输入、输出变量设计 | 第48-50页 |
4.2.2 模糊控制规则设计 | 第50-51页 |
4.2.3 模糊规则库可视化 | 第51-53页 |
4.3 SIMULINK建模 | 第53-54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4.4.1 给定温度下的传统PID控制与改进模糊PID控制对比 | 第54-55页 |
4.4.2 参数改变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页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