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廉政建设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1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6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6-9页 |
1.3 本文思路及框架 | 第9-11页 |
第2章 澳门廉政机构的建设历程 | 第11-23页 |
2.1 澳葡政府时代的廉政机构建设 | 第11-12页 |
2.2 特区政府时代的廉政公署机构 | 第12-16页 |
2.2.1 法律规范的调整 | 第12-13页 |
2.2.2 机构定位的调整 | 第13-14页 |
2.2.3 廉政公署的角色 | 第14-16页 |
2.3 廉政公署主要职能的拓展 | 第16-23页 |
2.3.1 法独立调查 | 第16-18页 |
2.3.2 依法自由取证 | 第18-19页 |
2.3.3 要求相关部门配合 | 第19-20页 |
2.3.4 介入行政申诉 | 第20-21页 |
2.3.5 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澳门廉政制度的规范分析(I) | 第23-33页 |
3.1 廉政制度所涉犯罪主体 | 第23-25页 |
3.1.1 公营领域的犯罪主体 | 第23-25页 |
3.1.2 私营领域的犯罪主体 | 第25页 |
3.2 廉政制度所涉职务犯罪类别 | 第25-29页 |
3.2.1 受贿及公务上的侵占犯罪 | 第25-27页 |
3.2.2 滥用当局权力犯罪 | 第27-28页 |
3.2.3 违反保密及弃职罪 | 第28页 |
3.2.4 伪造、妨害公共当局或实现公正的犯罪 | 第28-29页 |
3.3 廉政制度所涉民主保障问题 | 第29-33页 |
3.3.1 为保障民主机制运作的相关立法 | 第29-30页 |
3.3.2 保障民主运作的廉政规范 | 第30-31页 |
3.3.3 从选举实践看廉政工作介入方式 | 第31-33页 |
第4章 澳门廉政制度的规范分析(II) | 第33-42页 |
4.1 廉政制度所涉廉洁纪律 | 第33-34页 |
4.2 廉政制度所涉公职人员义务 | 第34-36页 |
4.2.1 正面作出的品格义务 | 第34-35页 |
4.2.2 反面作出的纪律处分 | 第35-36页 |
4.3 廉政制度所涉利害关系回避问题 | 第36-38页 |
4.3.1 必须回避的法定情况 | 第36-37页 |
4.3.2 自行回避的法定情况 | 第37页 |
4.3.3 他方申请回避的酌定情况 | 第37-38页 |
4.4 廉政制度所涉财产申报要求 | 第38-42页 |
4.4.1 财产申报法的基本内容 | 第38-39页 |
4.4.2 财产申报文件的基本要求 | 第39页 |
4.4.3 财产申报义务履行不当的责任 | 第39-40页 |
4.4.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