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页 |
·短芒大麦的生长特性和用途 | 第9-10页 |
·短芒大麦的生长周期和耐盐碱性 | 第9-10页 |
·耐旱耐瘠耐寒性 | 第10页 |
·植物耐盐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渗透调节剂在植物耐盐性分子机制中的作用 | 第10-11页 |
·植物耐盐性分子机制中涉及到的大分子蛋白 | 第11-12页 |
·离子在植物耐盐性分子机制中的作用 | 第12页 |
·代谢相关的基因 | 第12-13页 |
·信号传导 | 第13-14页 |
·调控元件 | 第14-15页 |
·cDNA-AFLP技术以及应用 | 第15-17页 |
·cDNA-AFLP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第15页 |
·cDNA-AFLP的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cDNA-AFLP技术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立项依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短芒大麦的耐盐生理实验 | 第19-21页 |
·引言 | 第19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反转录半定量PCR实验 | 第21-28页 |
·引言 | 第2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RNA的提取 | 第22页 |
·反转录 | 第22-2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3-28页 |
第四章 AFLP基因序列差异的分析 | 第28-35页 |
·引言 | 第2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短芒野大麦AFLP 技术的实验步骤 | 第29-32页 |
·限制性酶切和连接 | 第29-30页 |
·预扩增 | 第30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30-31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2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短芒野大麦基因组DNA 质量 | 第32-33页 |
·AFL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 | 第33-35页 |
第五章 获得野生型和突变体短芒大麦中CIPK、NHX3、DRE81 基因的全长 | 第35-41页 |
·引言 | 第3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第六章 短芒大麦盐碱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研究 | 第41-52页 |
·引言 | 第4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1-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RNA的提取 | 第42页 |
·反转录 | 第42-43页 |
·双酶切 | 第43-44页 |
·接头连接(体系30μL) | 第44页 |
·预扩增(体系25μL) | 第44页 |
·选择性扩增(体系15μL) | 第44-45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5页 |
·银染检测 | 第45-46页 |
·回收差异片段 | 第46-47页 |
·回收片段与T载体连接、转化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中文摘要 | 第60-62页 |
Abstract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