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CAFTA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理论研究 | 第19-28页 |
2.1 CAFTA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 第19-25页 |
2.1.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2.1.2 区域专业分工理论 | 第20-21页 |
2.1.3 区域贸易资源配置理论 | 第21-22页 |
2.1.4 区域内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页 |
2.1.5 CAFTA背景下的多重博弈 | 第22-23页 |
2.1.6 FTA贸易效应的理论研究 | 第23-24页 |
2.1.7 FTA贸易效应的经验研究 | 第24-25页 |
2.2 与货物贸易相关的国际分工理论 | 第25-26页 |
2.2.1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25页 |
2.2.2 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5页 |
2.2.3 贸易互补性指数 | 第25-26页 |
2.2.4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 第26页 |
2.3 CAFTA货物贸易的理论分析 | 第26-28页 |
2.3.1 局部均衡理论框架 | 第26-27页 |
2.3.2 一般均衡理论框架 | 第27-28页 |
第三章 CAFTA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特征探讨 | 第28-35页 |
3.1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关系紧密程度 | 第28-32页 |
3.1.1 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增长情况 | 第28-29页 |
3.1.2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互补性 | 第29-30页 |
3.1.3 区域间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要素禀赋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4 中马两国在商品贸易的市场开放程度 | 第32页 |
3.2 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格局变动情况 | 第32-35页 |
3.2.1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变动情况 | 第32-33页 |
3.2.2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商品构成变动情况 | 第33-35页 |
第四章 CAFTA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比较实证分析 | 第35-47页 |
4.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 第35-37页 |
4.2 CAFTA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比较内容设定 | 第37-39页 |
4.2.1 进.货物结构 | 第37页 |
4.2.2 进.货物规模 | 第37-38页 |
4.2.3 出.货物结构 | 第38页 |
4.2.4 出.货物规模 | 第38-39页 |
4.2.5 关税机制 | 第39页 |
4.3 CAFTA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比较模型选取 | 第39-44页 |
4.3.1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4.3.2 研究路径 | 第40-41页 |
4.3.3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4.3.4 自变量选取 | 第41-42页 |
4.3.5 控制变量 | 第42-44页 |
4.3.6 部分样本企业及原始数据(数据来自CCER等金融数据库) | 第44页 |
4.3.7 研究设计 | 第44页 |
4.3.8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页 |
4.3.9 相关分析 | 第44页 |
4.3.10 回归分析 | 第44页 |
4.3.11 可靠性和有效性 | 第44页 |
4.3.12 本章小结 | 第44页 |
4.4 CAFTA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比较模型检验 | 第44-47页 |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5.2.1 进.贸易与出.贸易均衡方面 | 第48页 |
5.2.2 抑制无序竞争、打破市场壁垒方面 | 第48页 |
5.2.3 加快关税协调机制方面 | 第48-49页 |
5.2.4 提高东盟贸易竞争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