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第10-15页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内涵剖析第10-13页
        1.1.1 有效教学第10-11页
        1.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第11-13页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特征第13-15页
        1.2.1 学生乐学,课堂上师生互动融洽第13页
        1.2.2 学生会读,课堂外无师自读第13页
        1.2.3 学生学以致用,读写有效融合第13-15页
2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第15-19页
    2.1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第15-17页
        2.1.1 教学感染力缺失第15-16页
        2.1.2 教学方式单一第16页
        2.1.3 不同学段的教学缺乏针对性第16-17页
    2.2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的成因第17-19页
        2.2.1 教师缺乏过硬的语文素养第17-18页
        2.2.2 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灵活的掌控能力第18页
        2.2.3 教师缺乏对学情的深入分析第18-19页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第19-46页
    3.1 在教学中凸显感染力第19-32页
        3.1.1 师生同导:在导入中渗透感染力第19-23页
        3.1.2 师生同读:在朗读中渗透感染力第23-25页
        3.1.3 师生同问:在提问中渗透感染力第25-27页
        3.1.4 师生携手板书:在板书中渗透感染力第27-30页
        3.1.5 在结束语中渗透感染力第30-31页
        3.1.6 在多媒体使用中渗透感染力第31-32页
    3.2 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第32-38页
        3.2.1 让竞赛为课堂添活力第32-33页
        3.2.2 让活动课为课堂增魅力第33-35页
        3.2.3 让课外阅读为课堂注入动力,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第35-37页
        3.2.4 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课堂带来生命力第37-38页
    3.3 尝试在不同学段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第38-46页
        3.3.1 低学段重在“激趣”——让学生爱上阅读第38-40页
        3.3.2 中学段重在“养成”——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第40-41页
        3.3.3 高学段重在“会读”——让学生向着“无师自读”迈进第41-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及其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以中国文化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