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6-80页 |
第一章 弓形虫病的研究概况 | 第16-50页 |
1 弓形虫的发现 | 第16页 |
2 弓形虫病原学 | 第16-21页 |
2.1 弓形虫在生物界的分类 | 第16-18页 |
2.2 弓形虫生活史中出现的不同形态 | 第18-20页 |
2.3 弓形虫的生活史 | 第20-21页 |
3 弓形虫流行病学概况 | 第21-29页 |
3.1 人弓形虫病 | 第22-23页 |
3.2 猪弓形虫病 | 第23-25页 |
3.3 鸡弓形虫病 | 第25-26页 |
3.4 犬、猫弓形虫病 | 第26-28页 |
3.5 牛、羊、兔、鸟类、野生和水生等动物弓形虫病 | 第28-29页 |
4 弓形虫病的诊断技术 | 第29-39页 |
4.1 病原学诊断技术 | 第29-30页 |
4.2 免疫学诊断技术 | 第30-35页 |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第35-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0页 |
第二章 弓形虫病的防治技术 | 第50-80页 |
1 弓形虫病的预防 | 第50-55页 |
1.1 预防弓形虫病的疫苗研究进展 | 第50-53页 |
1.2 细胞及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 第53-54页 |
1.3 弓形虫病预防措施 | 第54-55页 |
2 弓形虫病的治疗 | 第55-70页 |
2.1 抗生素类 | 第56-61页 |
2.2 其他化学药物 | 第61-62页 |
2.3 生物制剂 | 第62-63页 |
2.4 中药 | 第63-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80-136页 |
第三章 泰州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第80-90页 |
1 材料 | 第80-81页 |
1.1 试剂 | 第80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80-81页 |
2 方法 | 第81-82页 |
2.1 血清的采集与分离方法 | 第81页 |
2.2 诊断液的配制 | 第81页 |
2.3 加稀释液 | 第81页 |
2.4 加待检血清、阳性与阴性对照血清并稀释 | 第81页 |
2.5 加诊断液 | 第81-82页 |
2.6 结果判定 | 第82页 |
3 结果 | 第82-86页 |
3.1 海陵区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 | 第83页 |
3.2 高港区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 | 第83-84页 |
3.3 姜堰地区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 | 第84页 |
3.4 兴化地区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 | 第84-85页 |
3.5 泰兴地区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 | 第85页 |
3.6 靖江地区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 | 第85-86页 |
4 讨论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第四章 5种中药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治疗效果研究 | 第90-107页 |
1 材料 | 第90-91页 |
1.1 弓形虫虫株 | 第90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90页 |
1.3 药物与试剂盒 | 第90-91页 |
2 方法 | 第91-93页 |
2.1 致死量测定 | 第91页 |
2.2 药物安全性试验 | 第91-92页 |
2.3 药物治疗试验 | 第92页 |
2.4 试验统计与分析 | 第92-93页 |
3 结果 | 第93-104页 |
3.1 致死量 | 第93页 |
3.2 药物安全性 | 第93-96页 |
3.3 5种中药的抗弓形虫效果 | 第96页 |
3.4 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清SOD活性 | 第96-97页 |
3.5 组织病变 | 第97-104页 |
4 讨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7页 |
第五章 4种中药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治疗效果研究 | 第107-123页 |
1 材料 | 第107-108页 |
1.1 弓形虫虫株 | 第107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107页 |
1.3 药物与试剂盒 | 第107-108页 |
2 方法 | 第108-109页 |
2.1 药物安全性试验 | 第108页 |
2.2 药物治疗试验 | 第108-109页 |
2.3 试验统计与分析 | 第109页 |
3 结果 | 第109-119页 |
3.1 药物安全性 | 第109-112页 |
3.2 4种中药的抗弓形虫效果 | 第112页 |
3.3 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清SOD活性 | 第112-113页 |
3.4 组织病变 | 第113-119页 |
4 讨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第六章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效果研究 | 第123-136页 |
1 材料 | 第123-124页 |
1.1 弓形虫虫株 | 第123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123页 |
1.3 中药复方制剂制备 | 第123页 |
1.4 对照药物与试剂 | 第123-124页 |
2 方法 | 第124-125页 |
2.1 药物安全性试验 | 第124页 |
2.2 药物剂量筛选试验 | 第124页 |
2.3 药物治疗剂量验证试验 | 第124-125页 |
2.4 试验数据分析 | 第125页 |
3 结果 | 第125-131页 |
3.1 药物安全性 | 第125-126页 |
3.2 药物剂量筛选 | 第126-127页 |
3.3 药物治疗剂量验证试验的结果 | 第127-128页 |
3.4 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清SOD活性测定 | 第128页 |
3.5 组织病变 | 第128-131页 |
4 讨论 | 第131-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6页 |
全文结论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