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AQP8、9和线粒体的影响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2-15页
引言第15-2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21-44页
    第一节 古代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第21-28页
        一、古代中医学对肝的研究第21-22页
        二、古代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第22-28页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第28-31页
        一、肝硬化腹水的发生机制第28-29页
        二、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研究第29-31页
    第三节 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第31-34页
        一、四氯化碳法(CCl_4)第31页
        二、乙醇诱发肝硬化模型第31-32页
        三、免疫血清法诱发肝硬化模型第32页
        四、其他方法第32-34页
    第四节 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第34-40页
        一、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的发现第34页
        二、水通道蛋白的分子结构第34页
        三、水通道蛋白的分布及功能、调节第34-35页
        四、水通道蛋白8(AQP8)第35-36页
        五、水通道蛋白9(AQP9)第36-40页
    第五节 线粒体能量代谢研究第40-42页
        一、线粒体第40页
        二、ATP第40页
        三、ATP酶第40页
        四、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40-41页
        五、三梭酸循环第41页
        六、呼吸链第41-42页
    第六节 线粒体能量代谢与水通道蛋白第42-44页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第44-71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44-47页
        一、实验动物及实验环境第44页
        二、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第44页
        三、肝硬化腹水造模第44-45页
        四、动物分组第45页
        五、给药方法第45-46页
        六、检测物取材第46页
        七、观测项目第46页
        八、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选取依据第46-47页
    第二节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第47-56页
        一、血清肝功能指标测定第47页
        二、肝脏线粒体提取第47页
        三、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测定第47页
        四、肝线粒体ATP含量测定第47页
        五、肝线粒体ATP酶活性检测第47-48页
        六、肝组织AQP8mRNA、AQP9mRNA RT-PCR测定第48-51页
        七、肝组织AQP8、AQP9免疫组化测定第51-52页
        八、肝组织AQP8、AQP9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第52-55页
        九、统计方法第55-56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第56-71页
        一、大鼠一般情况第56-57页
        二、肝硬化腹水造模情况评估第57页
        三、各组大鼠肝组织评估第57页
        四、大鼠腹水消退情况第57-58页
        五、大鼠肝功能变化情况第58-61页
        六、水通道蛋白8检测结果第61-65页
        七、水通道蛋白9检测结果第65-68页
        八、肝组织线粒体功能检测结果第68-71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71-88页
    第一节 五脏相关学说第71-74页
        一、五脏相关学说提出和内容第71-72页
        二、肝脾相关探讨第72-74页
    第二节 健脾活血祛湿方的研究及单药研究第74-82页
        一、健脾活血祛湿方的研究第74-75页
        二、健脾活血祛湿方的单药研究第75-82页
    第三节 健脾活血祛湿方药疗效机制探讨第82-86页
        一、消除腹水的作用第82页
        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第82-83页
        三、提高AQP8、AQP9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作用第83-84页
        四、改善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第84-86页
    第四节 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与水通道蛋白AQP8、AQP9相关性探讨第86-88页
结语第88-90页
    一、研究结论第88页
    二、研究的创新性第88页
    三、问题与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9页
附录第99-104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第106-107页
详细摘要第10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罗布考通过P66Shc保护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清胰汤干预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