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试验与检验论文

基于随机共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第10页
    1.2 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传统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第10-12页
        1.2.2 小波分析法第12-13页
    1.3 随机共振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随机共振理论的发展第13-14页
        1.3.2 随机共振的应用第14-15页
    1.4 存在问题第15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随机共振的理论基础第16-26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朗之万方程第16-18页
    2.3 双稳态系统绝热近似理论第18-20页
    2.4 随机共振中的信噪比第20-23页
        2.4.1 输出信噪比第20-23页
        2.4.2 信噪比增益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6页
第3章 随机共振理论降噪方法的研究第26-52页
    3.1 非线性系统参数对随机共振的影响第26-30页
        3.1.1 关于一阶非线性Duffing方程第26-28页
        3.1.2 参数a,b对随机共振现象的影响第28页
        3.1.3 阻尼系数k对随机共振现象的影响第28-30页
    3.2 傅里叶变换第30-36页
    3.3 大参数对随机共振的影响第36-39页
    3.4 二次采样法第39-43页
    3.5 随机共振的拟合反演第43-48页
        3.5.1 随机共振拟合反演中信号失真的分析第43-46页
        3.5.2 余弦拟合反演技术第46-48页
    3.6 噪声环境中简支梁振动响应的提取第48-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基于随机共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第52-84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损伤识别方法第52-58页
        4.2.1 连续小波变换第52-54页
        4.2.2 离散小波变换与多分辨分析第54-55页
        4.2.3 小波包分析第55-57页
        4.2.4 小波包能量曲率差第57页
        4.2.5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第57-58页
    4.3 噪声背景下木框架模型损伤识别第58-74页
        4.3.1 木框架模型的特点第58-59页
        4.3.2 木框架有限元模拟第59-60页
        4.3.3 用随机共振理论对响应降噪第60-62页
        4.3.4 小波包信号能量识别结构损伤第62-65页
        4.3.5 小波包能量差识别结构损伤第65-67页
        4.3.6 小波包能量曲率差进行损伤识别第67-72页
        4.3.7 噪声对小波包能量曲率差的影响第72-73页
        4.3.8 损伤程度识别第73-74页
    4.4 噪声背景下钢框架模型损伤识别第74-82页
        4.4.1 钢结构有限元模拟第74-75页
        4.4.2 用随机共振理论对响应降噪第75-78页
        4.4.3 小波包能量曲率差进行损伤识别第78-79页
        4.4.4 噪声对小波包能量曲率差的影响第79-80页
        4.4.5 损伤程度的识别第80-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5.1 本文工作内容第84页
    5.2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附录第94-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般大气环境下侵蚀R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城市住宅外窗节能设计研究--以关中地区节能外窗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