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电场下城市污泥电脱水特性研究与设备开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污泥的产生 | 第10-11页 |
1.2 城市污泥的分类与性质 | 第11-14页 |
1.2.1 城市污泥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2 城市污泥的性质指标 | 第12-13页 |
1.2.3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 第13-14页 |
1.3 常用污泥脱水技术 | 第14-16页 |
1.3.1 污泥机械脱水技术 | 第15-16页 |
1.3.2 机械脱水技术的不足 | 第16页 |
1.4 污泥的改性与调质 | 第16-18页 |
1.4.1 超声波处理技术 | 第16-17页 |
1.4.2 水热技术 | 第17页 |
1.4.3 微波处理技术 | 第17-18页 |
1.5 污泥电脱水技术 | 第18-22页 |
1.5.1 电脱水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1.5.2 电脱水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5.3 电脱水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2-25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6.3 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环形电场污泥电脱水设备静态脱水试验 | 第25-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1 试验污泥 | 第25页 |
2.2 试验装置 | 第25-27页 |
2.3 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2.5.1 电压梯度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28-30页 |
2.5.2 脱水停留时间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3 试验过程中污泥的温度变化情况 | 第31-32页 |
2.5.4 试验中电流变化情况与耗电量的比较 | 第32-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环形电场污泥电脱水设备动态脱水试验 | 第36-46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3.1.1 试验污泥 | 第36-37页 |
3.2 试验装置 | 第37页 |
3.3 试验仪器 | 第37页 |
3.4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3.5.1 电压梯度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2 供电形式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3 脱水停留时间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4 试验中污泥温度的变化情况 | 第42-43页 |
3.5.5 试验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 第43-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电脱水液的性质分析 | 第46-55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4.1.1 电脱水液 | 第47-48页 |
4.2 pH值的测定 | 第48-49页 |
4.2.1 测定方法 | 第48页 |
4.2.2 结果讨论 | 第48-49页 |
4.3 COD的测定 | 第49-51页 |
4.3.1 测定方法 | 第50页 |
4.3.2 结果讨论 | 第50-51页 |
4.4 总氮的测定 | 第51-53页 |
4.4.1 测定方法 | 第51-52页 |
4.4.2 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4.5 碳氮比(COD/N) | 第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经济性分析 | 第55-60页 |
5.1 污泥处理量的计算 | 第55-56页 |
5.2 污泥耗电量的计算 | 第56-58页 |
5.3 污泥电脱水运行成本的计算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