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9页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页 |
1.5 论文创新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2.1 居家养老内容及特点 | 第12-14页 |
2.1.1 居家养老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 | 第12-13页 |
2.1.3 居家养老的特点 | 第13-14页 |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4-16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2.2.2 理论的突出特点 | 第15页 |
2.2.3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义 | 第15-16页 |
2.3 政府购买服务理论 | 第16-18页 |
2.3.1 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 | 第16-17页 |
2.3.2 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 | 第17-18页 |
2.3.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涵义 | 第18页 |
2.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8-20页 |
2.4.1 福利多元主义的概念 | 第18-19页 |
2.4.2 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指导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国外典型“居家养老”模式的政府介入程度比较 | 第20-26页 |
3.1 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 | 第20-21页 |
3.2 美国的医疗照顾模式 | 第21-22页 |
3.3 日本的护理保险模式 | 第22-23页 |
3.4 新加坡的公积金保险模式 | 第23-24页 |
3.5 政府介入程度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张店区居家养老发展现状 | 第26-42页 |
4.1 张店区老龄化现状 | 第26页 |
4.2 张店区发展居家养老的必然性 | 第26-31页 |
4.2.1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弱化 | 第26-27页 |
4.2.2 机构养老的局限性 | 第27-29页 |
4.2.3 人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养老需求 | 第29-30页 |
4.2.4“居家养老”缓解政府财政负担 | 第30-31页 |
4.3 张店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政府介入类型 | 第31-36页 |
4.3.1 上级主办基层落实型 | 第31-33页 |
4.3.2 上级主导服务外包型 | 第33-34页 |
4.3.3 上级引导社会团体主办型 | 第34-35页 |
4.3.4 政府参与市场运营型 | 第35-36页 |
4.4 张店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政府介入方式与程度 | 第36-42页 |
4.4.1 政策方面 | 第36-38页 |
4.4.2 资金方面 | 第38-40页 |
4.4.3 组织管理方面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张店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政府责任的定位及建议 | 第42-47页 |
5.1 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责任定位 | 第42-43页 |
5.2 发展趋势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 | 第43-44页 |
5.3 参与主体由单一政府向多元非营利组织转变 | 第44-45页 |
5.4 运营机制由行政实施向市场运作转变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