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3 高速公路下穿铁路基坑降水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1.3.1 穿越工程基坑降水方法概述 | 第12-15页 |
| 1.3.2 基坑降水渗流理论研究 | 第15-18页 |
| 1.3.3 穿越工程降水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1.4 主要内容和路线 | 第19-21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1.4.2 研究路线 | 第19-21页 |
| 2 基坑降水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 2.1. 渗流的分类和基本概念 | 第21页 |
| 2.2 三维非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21-24页 |
| 2.2.1 潜水三维非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22-23页 |
| 2.2.2 承压水三维非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23-24页 |
| 2.3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 第24-27页 |
| 3 商丘高速公路下穿陇海铁路工程设计 | 第27-39页 |
| 3.1 工程项目背景 | 第27-29页 |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29-30页 |
| 3.3 场地工程水文条件 | 第30-31页 |
| 3.4 基坑降水和开挖设计方案 | 第31-37页 |
| 3.4.1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 第31-36页 |
| 3.4.2 基坑开挖设计方案 | 第36-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4 基于 MIDAS/GTS 软件对穿越工程开挖和降水数值模拟 | 第39-67页 |
| 4.1 MIDAS/GTS 关于渗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9-46页 |
| 4.2 基坑降水对铁路路基沉降的模拟与分析 | 第46-57页 |
| 4.2.1 降水参数和边界条件的确立 | 第46-48页 |
| 4.2.2 建立模型 | 第48-49页 |
| 4.2.3 不同降水速率对铁路路基沉降的模拟分析 | 第49-52页 |
| 4.2.4 基坑降水中路基采取的加固补强措施 | 第52-55页 |
| 4.2.5 现场实际降水沉降量观测 | 第55-57页 |
| 4.3 基坑开挖模型的建立 | 第57-62页 |
| 4.3.1 基坑开挖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 4.3.2 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4.4 基坑降水突停对铁路路基的沉降模拟分析 | 第62-65页 |
| 4.4.1 降水突停模拟分析 | 第62-64页 |
| 4.4.2 用电的应急措施 | 第64-6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5 项目现场实际施工概述 | 第67-83页 |
| 5.1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 第67页 |
| 5.2 工程特点 | 第67-69页 |
| 5.3 现场降水施工 | 第69-70页 |
| 5.4 线路加固施工 | 第70-74页 |
| 5.5 路基加固及防护 | 第74-77页 |
| 5.6 基坑开挖 | 第77-79页 |
| 5.7 顶进作业 | 第79-82页 |
| 5.8 线路恢复 | 第82页 |
| 5.9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