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四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15-22页 |
一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基本理念 | 第15-18页 |
(一) 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与教育公平内涵的一致性 | 第15-16页 |
(二) 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 第16-18页 |
二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内容结构 | 第18-19页 |
三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一) 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0页 |
(二) 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PDCA循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30页 |
一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现行政策 | 第22-23页 |
(一)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 第22页 |
(二)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范围 | 第22-23页 |
二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目标群体 | 第23-24页 |
三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执行机构 | 第24-25页 |
四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运行机制 | 第25-27页 |
(一)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资源的运行过程 | 第26页 |
(二)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目标的运行程序 | 第26-27页 |
五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一) 资助政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7-28页 |
(二) 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不科学 | 第28页 |
(三) 资助资源的投入力度待加大 | 第28页 |
(四) 国家助学贷款推动难度较大 | 第28页 |
(五) 资助过程的监督机制很薄弱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构筑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体系的对策 | 第30-41页 |
一 完善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政策 | 第30-31页 |
(一) 从适用环境角度推进资助政策适用性 | 第30页 |
(二) 从科学发展层面促进资助政策合理化 | 第30页 |
(三) 从法制建设维度保障资助政策合法化 | 第30-31页 |
二 规范执行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 | 第31-35页 |
(一) 科学界定受助学生资格 | 第31-32页 |
(二) 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 | 第32-34页 |
(三) 整合配置各种资助资源 | 第34页 |
(四) 优化组合多种资助措施 | 第34-35页 |
(五) 引导受助学生各得其助 | 第35页 |
三 加强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检查 | 第35-38页 |
(一) 建立动态档案信息管理 | 第36页 |
(二) 加大资助资金监管力度 | 第36页 |
(三) 全力打造多维监督体系 | 第36-37页 |
(四) 建立实时信息反馈系统 | 第37-38页 |
四 持续改进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 | 第38-41页 |
(一) 做好助学贷款跟踪管理工作 | 第38-39页 |
(二) 制定贫困学生就业保障政策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41-47页 |
一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评价原则 | 第41-42页 |
(一) 基于教育公平原则的资助公平与效率评估原则 | 第41-42页 |
(二)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贫困生资助成效评估原则 | 第42页 |
二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评价内容 | 第42-43页 |
三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的评价方法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