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景观利用--以咸阳二道原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选题的意义及预期成果第11-12页
     ·选题的意义第11页
     ·预期成果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5页
     ·交叉学科第12页
     ·地理学方法第12页
     ·城市规划学第12-13页
     ·美学评价研究第13页
     ·实地勘察与文献查询第13页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第13-14页
     ·对比研究第14-15页
第二章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背景及相关研究概况第15-22页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背景第15-18页
     ·全球蔓延的景观危机第15-16页
     ·我国城市景观面临特色危机第16-18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18-22页
     ·田园城市景观研究第18-19页
     ·山水城市景观研究第19-20页
     ·生态城市景观研究第20-21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三章 城市自然景观基础理论及开发利用回顾第22-33页
   ·自然景观第22-25页
     ·景观、自然景观、自然景观资源的涵义第22页
     ·景观资源类型第22-24页
     ·我国自然景观资源地域分布特征第24页
     ·地形与城市区位第24-25页
   ·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及其特点第25-26页
     ·城市自然景观资源第25页
     ·城市自然景观资源特点第25-26页
   ·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利用实例第26-30页
     ·我国古代都城选址第26-27页
     ·隋唐长安曲江池第27-29页
     ·现代国家公园第29-30页
   ·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利用回顾第30-33页
     ·我国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第30-31页
     ·我国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成为城市规划要素第31-32页
     ·城市国家公园建立意义第32-33页
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城市的关系第33-46页
   ·自然景观开发依附于城市第33-38页
     ·自然景观要素与城市第33-35页
     ·自然景观与城市共生第35-38页
   ·自然景观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第38-44页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开放空间第39-40页
     ·自然景观是城市开放空间最高形式第40-42页
     ·自然景观区位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第42-44页
   ·自然景观与城市的和谐促进城市发展第44-46页
     ·城市发展的需要第44-45页
     ·促进城市发展的意义第45-46页
第五章 城市景观规划中自然景观利用探析第46-72页
   ·区域自然景观资源探析第46-52页
     ·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现状----二道原第46-49页
     ·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现状评价及存在问题第49-52页
   ·自然景观资源在规划中的利用---二道原第52-61页
     ·二道原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第52-54页
     ·二道原规划总体结构第54-55页
     ·二道原规划中自然景观资源利用第55-61页
   ·自然景观资源利用价值第61-65页
     ·城市文化的载体第61-62页
     ·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第62-64页
     ·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背景第64-65页
   ·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保持城市特色的必要性第65-66页
     ·城市扩张吞噬自然景观资源第66页
     ·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对自然景观资源破坏第66页
     ·规划设计者的自身问题第66页
   ·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保持城市特色的途径第66-67页
     ·自然景观资源与城市的发展关系第66-67页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协调第67页
     ·利用自然景观对城市历史的尊重第67页
   ·保护利用自然景观的理论方法构建第67-70页
     ·城市基础资料调查阶段第68-69页
     ·分析阶段第69页
     ·方案阶段第69-70页
   ·合理利用本土自然景观资源的意义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北小城镇住区景观规划探析--以富县机关大院为例
下一篇:动态城市发展的织补策略研究--以西安市旧区更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