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研究的范畴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陕北小城镇住区环境景观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2页 |
·陕北小城镇住区环境特征 | 第16-19页 |
·生态环境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 | 第17-18页 |
·历史文化 | 第18-19页 |
·陕北小城镇住区景观的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一些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简单拼凑(北方城市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及思考) | 第19页 |
·过度设计 | 第19-20页 |
·植物配置过于简单,缺乏艺术性 | 第20页 |
·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 第20页 |
·住宅缺乏地方特色,造成对场所精神、地域精神的忽视 | 第20页 |
·住宅周围环境质量差 | 第20-21页 |
·科技含量低 | 第21页 |
·陕北小城镇住区占地往往严重超标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对陕北小城镇住区景观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22-33页 |
·小城镇住区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小城镇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住区景观的相关概念及构成 | 第23-25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5-29页 |
·景观的定义及组成 | 第25页 |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第26-29页 |
·地域主义设计理论 | 第29-32页 |
·批判的地域主义产生的背景 | 第29-30页 |
·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特征 | 第30-32页 |
·本章小节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陕北小城镇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 第33-53页 |
·营建陕北小城镇可持续住区景观的相关探讨 | 第33-35页 |
·设计目标 | 第33页 |
·设计原则和方法 | 第33-35页 |
·基于地域主义的陕北小城镇可持续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析 | 第35-52页 |
·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 第35页 |
·陕北小城镇住区景观设计中需重视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第35-39页 |
·住区景观环境特色形成影响因素 | 第39页 |
·陕北小城镇住区设计的具体措施 | 第39-52页 |
·小城镇空间形态与景观构成 | 第39-40页 |
·结合生态性、地域性进行陕北小城镇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析 | 第4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实践运用—以富县机关大院小区为例 | 第53-62页 |
·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 第53-57页 |
·构思要点 | 第53-54页 |
·规划结构 | 第54-55页 |
·用地布局 | 第55-56页 |
·空间序列 | 第56页 |
·群体轮廓 | 第56-57页 |
·道路系统规划 | 第57-58页 |
·交通体系 | 第57-58页 |
·停车 | 第58页 |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第58-59页 |
·总体设计思想 | 第58-59页 |
·绿地系统 | 第59页 |
·景观系统 | 第59页 |
·小区在生态设计方面的特点 | 第59-60页 |
·小区在地域性设计中的特点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