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唐代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唐代诗入小说现象产生的原因第15-27页
    2.1 与诗歌文体的正统地位有关第15-17页
        2.1.1 与诗歌传统地位有关第15-16页
        2.1.2 与帝王倡导诗歌有关第16-17页
    2.2 与诗人小说家的学养有关第17-19页
        2.2.1 诗人有提升诗艺的需求第18页
        2.2.2 生活丰富多元化的影响第18-19页
        2.2.3 诗能大幅提升小说地位第19页
    2.3 与诗体自身的艺术功能有关第19-23页
        2.3.1 评点世事第20-21页
        2.3.2 抒情之需第21-23页
    2.4 与史传文学诗话叙事的传统有关第23-27页
        2.4.1 补史之用第23-24页
        2.4.2 教化之功第24-25页
        2.4.3 诗骚传统第25-27页
第三章 唐诗入小说的发展过程第27-40页
    3.1 初唐诗坛小说用诗的渐进之路第27-29页
    3.2 盛唐小说用诗进一步提升第29-32页
        3.2.1 小说用诗之典范第29-31页
        3.2.2 诗坛繁荣助推小说用诗第31-32页
    3.3 中唐小说用诗呈现自如第32-36页
        3.3.1 小说创作的征奇话异第32-34页
        3.3.2 小说与诗相互借力第34-36页
    3.4 晚唐诗坛衰退但小说用诗却最繁复第36-40页
        3.4.1 诗坛整体江河日下第36-37页
        3.4.2 晚唐小说用诗特色第37-40页
第四章 唐代文言小说诗化的功用第40-46页
    4.1 诗化的故事情节安排第40-41页
        4.1.1 小说情节的情感化呈现第40-41页
        4.1.2 小说故事情感对情节脉络发展的影响第41页
    4.2 诗化的人物形象塑造第41-43页
        4.2.1 诗性的人物塑造第41-42页
        4.2.2 诗化的语言描写第42-43页
    4.3 诗化的环境营造第43-46页
        4.3.1 诗化的环境描写第43-44页
        4.3.2 诗化环境与诗性人物的相互烘托第44-46页
第五章 唐代文言小说与诗歌关系分析第46-55页
    5.1 爱情小说与艳情诗、游仙诗第46-49页
    5.2 历史小说与咏史诗第49-52页
    5.3 精怪小说与咏物诗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形成性评价在雅思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社区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