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面向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汇聚网络路由研究及节点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1.1 研究背景概述第14-15页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山地环境监测系统概述第16-18页
    1.4 本文内容结构说明第18-19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综述第19-27页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需求第19-20页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类第20-21页
    2.3 典型平面路由协议分析第21-23页
        2.3.1 GBR协议第22页
        2.3.2 EAR协议第22-23页
        2.3.3 SPIN协议第23页
    2.4 典型层次路由协议及分析第23-26页
        2.4.1 LEACH协议第24页
        2.4.2 PEGASIS协议第24-25页
        2.4.3 HAR协议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重要度的汇聚节点位置优选算法第27-40页
    3.1 问题分析与设计目标第27-31页
        3.1.1 问题背景分析第28-29页
        3.1.2 节点重要度对汇聚节点位置选取的影响第29-31页
        3.1.3 算法设计目标第31页
    3.2 系统模型抽象第31-33页
    3.3 异构多中心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第33页
    3.4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汇聚节点位置优选算法第33-37页
        3.4.1 设计思路第33-34页
        3.4.2 迭代式区域划分算法设计第34-35页
        3.4.3 平衡点求解算法设计第35-37页
    3.5 仿真实验和分析第37-38页
        3.5.1 场景参数设置第37页
        3.5.2 结果分析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基于多叉平衡树的汇聚网络路由方法第40-58页
    4.1 问题分析与设计目标第40-43页
        4.1.1 问题背景分析第40-43页
            4.1.1.1 LEACH协议局限性分析第41-42页
            4.1.1.2 HAR协议局限性分析第42-43页
        4.1.2 BAG协议设计目标第43页
    4.2 协议设计思路与核心机制第43-49页
        4.2.1 基于服务容限的子节点接入控制机制第46-47页
        4.2.2 基于负载系数的重新选择父节点机制第47-49页
    4.3 协议的基本流程第49-52页
        4.3.1 全网层次形成阶段第49-51页
        4.3.2 业务数据传输阶段第51页
        4.3.3 周期维护优化阶段第51-52页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52-56页
        4.4.1 场景参数设置第52-53页
        4.4.2 结果分析第53-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汇聚节点设计第58-71页
    5.1 汇聚节点业务需求分析第58-59页
    5.2 嵌入式系统简介第59-61页
    5.3 基础硬件与系统平台选型第61-63页
        5.3.1 嵌入式微处理平台选型第61-62页
        5.3.2 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选型第62-63页
    5.4 外围设备与接.适配第63-65页
        5.4.1 通信设备与接第63-64页
        5.4.2 传感设备与接第64-65页
    5.5 应用层报文与系统软件设计第65-69页
        5.5.1 应用层报文格式第65-66页
        5.5.2 系统软件实现第66-69页
    5.6 系统封装与测试第69-70页
    5.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2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71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E-A异构网络中节能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多天线系统(MIMO)中协作空时编码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