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1.1 国内外空冷机组的发展及现状 | 第9-10页 | 
| 1.1.2 直接空冷技术的特点分析 | 第10-11页 |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第2章 直接空冷凝汽器特性分析 | 第13-22页 | 
| 2.1 直接空冷机组系统简介 | 第13-14页 | 
| 2.2 排气管道压损计算 | 第14-15页 | 
| 2.3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K计算 | 第15-18页 | 
| 2.3.1 管内凝结传热系数 | 第16-17页 | 
| 2.3.2 管外对流传热系数 | 第17-18页 | 
| 2.4 排汽压力计算 | 第18-21页 | 
| 2.4.1 凝汽器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19页 | 
| 2.4.2 温度变化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 2.4.3 迎面风速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 2.4.4 排汽热负荷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 | 第2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方法介绍 | 第22-30页 |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22-26页 | 
| 3.1.1 上挡风墙高度变化模型 | 第22-23页 | 
| 3.1.2 下挡风墙高度变化模型 | 第23-24页 | 
| 3.1.3 水平挡板宽度与加装下沿的模型 | 第24-25页 | 
| 3.1.4 迎风面一、二排风机之间加装挡风板的模型 | 第25-26页 | 
| 3.2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 3.3 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 | 第27-30页 | 
| 3.3.1 风速边界的设定 | 第27-28页 | 
| 3.3.2 多孔区域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8页 | 
| 3.3.3 空冷岛的换热量和换热效率 | 第28-30页 | 
| 第4章 直接空冷机组真空提高方法研究 | 第30-58页 | 
| 4.1 上挡风墙高度变化对凝汽器真空影响 | 第30-35页 | 
| 4.1.1 风机风量的变化 | 第30-33页 | 
| 4.1.2 空冷岛周围温度场 | 第33-34页 | 
| 4.1.3 空冷岛周围速度场 | 第34-35页 | 
| 4.2 下挡风墙高度变化对凝汽器真空影响 | 第35-40页 | 
| 4.2.1 风机风量的变化 | 第35-37页 | 
| 4.2.2 空冷岛周围温度场 | 第37-38页 | 
| 4.2.3 空冷岛周围速度场 | 第38-40页 | 
| 4.3 水平挡板宽度变化与加装下沿对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40-50页 | 
| 4.3.1 增加水平挡板宽度模拟计算模型 | 第41-44页 | 
| 4.3.2 水平挡板加装下沿模拟计算模型 | 第44-48页 | 
| 4.3.3 水平挡板带下沿和不带下沿模拟结果比较 | 第48-50页 | 
| 4.4 迎风面一、二排风机之间加装挡风板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50-57页 | 
| 4.4.1 风机风量的变化 | 第50-52页 | 
| 4.4.2 空冷岛周围温度场 | 第52-53页 | 
| 4.4.3 空冷岛周围速度场 | 第53-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