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信在高校的传播现状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个案调查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全民智能时代的到来第9页
        1.1.2 虚拟社交的发展第9-10页
        1.1.3 “微控”一族的诞生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微信概况及其特征第13-18页
    2.1 微信概况第13-14页
    2.2 微信特征第14-15页
        2.2.1 好友的准实名性第14页
        2.2.2 环境的封闭私密性第14页
        2.2.3 功能的多样性第14页
        2.2.4 社交的多维性第14-15页
    2.3 微信同其他移动 APP 的比较第15-18页
        2.3.1 微信 VS 微博第15-16页
        2.3.2 微信 VS 人人网第16页
        2.3.3 微信 VS 陌陌第16-18页
3 微信在高校的传播现状第18-26页
    3.1 问卷调查第18页
    3.2 微信在高校的使用现状第18-22页
        3.2.1 微信的使用率第18-19页
        3.2.2 微信的使用动机第19-20页
        3.2.3 微信的使用时间第20-22页
    3.3 微信在高校内的传播内容第22-23页
    3.4 微信在高校内的传播方式第23-24页
    3.5 微信在高校内的传播特点第24-26页
        3.5.1 传受双方的平等性第24页
        3.5.2 交流时效的同步性第24页
        3.5.3 传播符号的多样性第24-26页
4 高校学生使用微信心理分析第26-33页
    4.1 获取信息的心理第27-28页
    4.2 娱乐游戏心理第28页
    4.3 情感交流的心理第28-30页
    4.4 塑造自我形象的心理第30-31页
    4.5 维护和扩展人际关系心理第31-33页
5 微信对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第33-41页
    5.1 积极影响第33-37页
        5.1.1 提高交往主动性第33-34页
        5.1.2 增强交际能力第34-35页
        5.1.3 拓展人际关系第35-36页
        5.1.4 实现交往自由平等第36-37页
    5.2 消极影响第37-41页
        5.2.1 导致现实交往冷漠和疏离第37-38页
        5.2.2 诱发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第38-39页
        5.2.3 造成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第39页
        5.2.4 易在交往中上当受骗第39-41页
6 应对微信对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措施第41-43页
    6.1 搭建新型社交互动平台第41页
    6.2 培养学生正确社交认知第41页
    6.3 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第41-42页
    6.4 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第42-43页
7 结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
下一篇:基于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广州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