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科技服务业的O2O集成服务模式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1.2.2 O2O服务模式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2 相关理论及概念概述 | 第22-26页 |
2.1 PEST分析法 | 第22页 |
2.2 科技服务业 | 第22-23页 |
2.3 服务模式 | 第23-26页 |
2.3.1 集成式科技服务模式 | 第23-24页 |
2.3.2 O2O服务模式 | 第24-26页 |
3 科技服务业服务模式分析 | 第26-36页 |
3.1 国外科技服务模式分析 | 第26-29页 |
3.1.1 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模式 | 第26-27页 |
3.1.2 麻省理工学院校企合作组织模式 | 第27-28页 |
3.1.3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模式 | 第28-29页 |
3.2 国内科技服务模式分析 | 第29-32页 |
3.2.1 浙江官产学研结合模式 | 第29-30页 |
3.2.2 天津产业联盟服务模式 | 第30-31页 |
3.2.3 台湾行动方案模式 | 第31-32页 |
3.3 国内外科技服务模式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3.4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瓶颈分析 | 第35-36页 |
4 科技服务业O2O集成服务模式设计 | 第36-47页 |
4.1 科技服务业O2O集成服务模式定义 | 第36页 |
4.2 科技服务业O2O集成服务模式构建 | 第36-38页 |
4.3 科技服务业O2O集成服务模式构成要素 | 第38-42页 |
4.3.1 科技服务平台 | 第38-41页 |
4.3.2 服务商 | 第41页 |
4.3.3 需求方 | 第41-42页 |
4.4 科技服务业O2O集成服务模式PEST分析 | 第42-47页 |
4.4.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42页 |
4.4.2 济环境分析 | 第42-43页 |
4.4.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43页 |
4.4.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43-44页 |
4.4.5 PEST分析小结 | 第44-47页 |
5 科技服务业O2O集成服务模式实证分析 | 第47-60页 |
5.1 科集网简介 | 第47页 |
5.2 科集网建设 | 第47-54页 |
5.2.1 科集网的内容介绍 | 第47-48页 |
5.2.2 科集网的O2O闭环 | 第48-51页 |
5.2.3 科技网的参与者 | 第51-52页 |
5.2.4 科集网的技术应用 | 第52-54页 |
5.3 科集网科技服务案例分析 | 第54-60页 |
5.3.1 资源整合阶段 | 第55页 |
5.3.2 线上服务阶段 | 第55-58页 |
5.3.3 线下服务阶段 | 第58页 |
5.3.4 回归线上阶段 | 第58-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