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图表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一、红色旅游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二、旅游吸引力概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第13-22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三、文献研究评价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课题的选择及意义 | 第22-24页 |
一、课题的选择 | 第22-2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第24-29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游客感知理论 | 第24页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三、游客满意度理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6-2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及研究地概述 | 第29-36页 |
第一节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总体概述 | 第29-30页 |
一、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二、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 | 第30页 |
第二节 研究地概况 | 第30-36页 |
一、井冈山区位概况 | 第31页 |
二、井冈山旅游资源概况 | 第31-34页 |
三、井冈山旅游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红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6-56页 |
第一节 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6-41页 |
一、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36-39页 |
二、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1-56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41-42页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8页 |
四、因子分析及其结果 | 第48-55页 |
五、红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评价体系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评价—IPA分析 | 第56-67页 |
第一节 IPA分析释义 | 第56-58页 |
第二节 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第58-60页 |
第三节 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表现性分析 | 第60-61页 |
第四节 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IPA分析及其结果 | 第61-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67-7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7-69页 |
一、红色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 | 第67-68页 |
二、产品种类单一,体验性项目缺乏 | 第68页 |
三、主题形象定位不清,整体形象有待提升 | 第68页 |
四、旅游设施有待完善,服务质量需持续改进 | 第68-69页 |
第二节 井冈山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策略 | 第69-75页 |
一、资源优化策略 | 第69-71页 |
二、产品创新策略 | 第71-73页 |
三、形象提升策略 | 第73-74页 |
四、服务改进策略 | 第74-75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5-78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75-76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调研问卷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