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西安市人工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摘要第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人工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现状第9-12页
        1.1.1 国外人工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现状第9-11页
        1.1.2 我国人工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 课题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第13-15页
        1.3.1 课题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2 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第15-22页
    2.1 人工水体的藻类组成和特性第16-19页
    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9-20页
    2.3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第20-22页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2-31页
    3.1 西安市人工水体概况第22-27页
        3.1.1 丰庆湖概况第22-23页
        3.1.2 兴庆湖概况第23-24页
        3.1.3 南湖概况第24-25页
        3.1.4 护城河概况第25-26页
        3.1.5 世博园概况第26-27页
    3.2 分析方法第27-31页
        3.2.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第27页
        3.2.2 藻细胞密度与藻类鉴别第27-30页
        3.2.3 叶绿素 a 的检测方法第30页
        3.2.4 水环境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第30-31页
第四章 西安市人工水体藻类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1-56页
    4.1 西安市人工水体藻类生长状况第31-42页
        4.1.1 藻类高发期及其含量第31页
        4.1.2 藻类群落组成及优势藻种第31-37页
        4.1.3 藻种镜检图第37-42页
    4.2 物理性环境因子对藻类的影响第42-46页
        4.2.1 水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2-43页
        4.2.2 溶解氧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3-44页
        4.2.3 电导率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4-45页
        4.2.4 透明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4.3 化学性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6-54页
        4.3.1 总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6-48页
        4.3.2 总氮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8-49页
        4.3.3 氨氮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49-50页
        4.3.4 高锰酸盐指数与藻类生长的关系第50-51页
        4.3.5 pH 与藻类生长的关系第51-52页
        4.3.6 叶绿素与藻类生长的关系第52-53页
        4.3.7 COD 与藻类生长的关系第53-54页
    4.4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西安市人工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水质变化原因分析第56-62页
    5.1 人工水体的水质评价及富营养化评价第56-60页
        5.1.1 人工水体的水质评价第56-58页
        5.1.2 人工水体的富营养化评价第58-60页
    5.2 水质变化原因分析第60-62页
第六章 富营养化的综合防治措施第62-72页
    6.1 防治措施第62-65页
        6.1.1 加强污染源控制第62-64页
        6.1.2 经济调控机制的构建第64页
        6.1.3 完善西安市人工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管理的创新体制第64-65页
        6.1.4 提高意识、交流及公众参与第65页
    6.2 修复措施第65-70页
        6.2.1 物理方法第66-67页
        6.2.2 化学方法第67-68页
        6.2.3 生物方法第68-70页
    6.3 小结第70-72页
结论与建议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建议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宝鸡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处理工艺研究
下一篇:利用绿藻处理高氨氮养猪沼液的预处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