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教师办公室生活研究--基于县城Z小学的田野考察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8页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第12-20页
        (一) 选题缘由第12-16页
        (二) 研究意义第16-20页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20-39页
        (一) 概念界定第20-25页
        (二) 文献综述第25-39页
    三、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第39-41页
        (一) 研究思路第39-41页
        (二) 重点难点第41页
    四、入场过程与材料处理第41-58页
        (一) 田野选择与入场方式第43-49页
        (二) 关键据点与对象选取第49-54页
        (三) 资料搜集与整理方式第54-58页
第二章 进入教师生活的生态系统第58-97页
    一、作为外系统的县域生态第58-67页
        (一) 自然环境第59页
        (二) 社会环境第59-64页
        (三) 精神环境第64-67页
    二、作为中间系统的学校生态第67-77页
        (一) 成立:政策与需求的叠加第68页
        (二) 发展:天时和地利中奋进第68-70页
        (三) 现状:挑战与机遇的并存第70-77页
    三、作为小系统的办公室生态第77-97页
        (一) 前世今生:办公室生活的起源第77-82页
        (二) 日常时间:办公室生活的节律第82-90页
        (三) 日常空间:办公室生活的格调第90-97页
第三章 “风平浪静”:办公室生活的主流第97-132页
    一、日常事务:办公室生活的基本主题第97-115页
        (一) 教学准备第98-102页
        (二) 作业批改第102-106页
        (三) 学生工作第106-113页
        (四) 校务处理第113-115页
        (五) 琐碎的事务:切换在常规与偶发之间第115页
    二、日常学习:办公室生活的应有关注第115-123页
        (一) 指点迷津第116-118页
        (二) 在线进修第118-120页
        (三) 集体研修第120-122页
        (四) 实用的学习:游走在工作要求与功利追求之间第122-123页
    三、日常闲聊:办公室生活的必要构成第123-132页
        (一) 家长里短第124-127页
        (二) 奇闻趣事第127-130页
        (三) 放松的闲聊:取材于家事与公事之中第130-132页
第四章 “明争暗斗”:办公室生活的暗流第132-151页
    一、日常竞争:隐于言语的关心与刺探第132-138页
        (一) “你比我们几个人讲哩都快”第132-134页
        (二) “小狮子讲完了吗?”第134-135页
        (三) “你就庆幸吧,没有要”第135-136页
        (四) 柔性的竞争:介于关心与刺探之间第136-138页
    二、日常冲突:方圆之间的隐忍与指责第138-143页
        (一) “光交你自己哩”第138-140页
        (二) “不关心”和“过度关心”第140-141页
        (三) 克制的冲突:介于隐忍与指责之间第141-143页
    三、日常抵抗:台前幕后的应答与应付第143-151页
        (一) 言语上的应答第143-147页
        (二) 行动上的应付第147-148页
        (三) 消极的抵抗:介于应答与应付之间第148-151页
第五章 文化反思:办公室生活的无形之手第151-164页
    一、渗入日常:办公室生活的考评文化第152-153页
    二、日用常行:办公室生活的亚文化逻辑第153-158页
        (一) 遵循日常,维持正常第153-155页
        (二) 调取日常,克服庸常第155-156页
        (三) 凭借日常,抵制“反常”第156-158页
    三、教师研究:走向办公室生活民族志第158-164页
        (一) 办公室生活民族志“何以可能”第159-160页
        (二) 办公室生活民族志“以何为对象”第160-164页
第六章 见与不见:结论与田野过程反思第164-175页
    一、研究的结论与反思第164-169页
        (一) 研究结论第164-165页
        (二) 研究反思第165-169页
    二、方法的理解与反思第169-175页
        (一) 民族志方法的理解第169-170页
        (二) 田野过程反思第170-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4页
附录第184-199页
    附录一: 教师基本信息调查问卷第184-185页
    附录二: Z小学教师基本情况概览第185-190页
    附录三: S老师学校生活的一天第190-192页
    附录四: Z小学校园生活的主要片段第192-199页
        (一) 上学第192-193页
        (二) 上课与下课第193-194页
        (三) 循环跑操第194-196页
        (四) 放学第196-199页
后记第199-201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合物NS5806对Kv4通道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下一篇:基于IEEE802.3at以太网供电标准的受电设备端高效功率集成电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