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2 目的 | 第16页 |
1.3 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8页 |
2.1 研究类型 | 第17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4 研究工具及测量指标 | 第20-25页 |
2.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25-26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26页 |
2.7 伦理原则 | 第26-28页 |
3 结果 | 第28-36页 |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 | 第28-29页 |
3.2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 第29-30页 |
3.3 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 | 第30-36页 |
4 讨论 | 第36-42页 |
4.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分析 | 第36-37页 |
4.2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讨论 | 第37页 |
4.3 群组管理可提高患者华法林抗凝的认知程度 | 第37-38页 |
4.4 群组管理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第38-39页 |
4.5 群组管理可提高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 | 第39页 |
4.6 群组管理可提高患者 INR 达标率 | 第39-40页 |
4.7 本研究局限性 | 第40-41页 |
4.8 本研究建议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综述 华法林抗凝控制水平的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48-63页 |
参考文献(综述)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