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

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人员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1 前言第12-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操作性定义第14-15页
2 文献回顾第15-23页
    2.1 概述第15-16页
        2.1.1 能力及护理领域中相关能力的概念第15-16页
        2.1.2 预检分诊的相关概念第16页
    2.2 国内外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方法现状第16-18页
    2.3 预检分诊护士人力配置及病情分级能力的现状第18-19页
        2.3.1 预检分诊护士人力配置现状第18-19页
        2.3.2 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的现状第19页
    2.4 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的影响因素第19-23页
        2.4.1 预检分诊护士人口学特征及医院的一般资料第19-20页
        2.4.2 培训与考核第20-22页
        2.4.3 预检分诊决策能力第22-23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3-28页
    3.1 研究设计第23页
    3.2 研究对象第23页
        3.2.1 纳入标准第23页
        3.2.2 排除标准第23页
        3.2.3 调查方法及样本量第23页
    3.3 研究工具第23-25页
        3.3.1 预检分诊护士一般情况问卷第23-24页
        3.3.2 急诊科预检分诊一般资料问卷第24页
        3.3.3 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评估表第24页
        3.3.4 预检分诊决策量表第24-25页
    3.4 研究过程第25-26页
    3.5 研究技术路线第26页
    3.6 统计学方法第26-27页
    3.7 伦理原则第27页
    3.8 质量控制第27-28页
4 结果第28-44页
    4.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评估第28页
    4.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28-33页
        4.2.1 预检分诊护士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第28-30页
        4.2.2 预检分诊护士资质认定、考核、培训实施情况资料第30-32页
        4.2.3 所在医院急诊科一般资料第32-33页
    4.3 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与预检分诊决策能力第33-36页
        4.3.1 病情分级能力与预检分诊决策能力总量表得分第33-34页
        4.3.2 病情分级能力评估表不同个案类型比较及正确率排序第34-36页
        4.3.3 预检分诊护士预检分诊决策能力总分与各分维度得分第36页
    4.4 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36-40页
        4.4.1 不同人口学资料与预检分诊护士的病情分级能力第36-38页
        4.4.2 不同资质、考核、培训实施情况与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第38-39页
        4.4.3 不同医院急诊科一般资料与其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第39-40页
    4.5 各影响因素与病情分级能力的相关分析第40-42页
    4.6 影响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的多因素分析第42-44页
5 讨论第44-57页
    5.1 测量工具的编译、修订第44-45页
    5.2 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设置与人力配置现状第45-47页
    5.3 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现状第47-48页
    5.4 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分诊决策能力现状第48-49页
    5.5 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9-52页
        5.5.1 预检分诊培训及培训时间第49-50页
        5.5.2 进修学习第50页
        5.5.3 急诊护理年资第50-51页
        5.5.4 考核及考核频次第51-52页
    5.6 预检分诊护士病情分级能力的其他相关因素分析第52-55页
        5.6.1 预检分诊决策能力第52-53页
        5.6.2 专职分诊护士第53-54页
        5.6.3 急诊专科护士第54页
        5.6.4 年龄与职称第54-55页
    5.7 建议第55-57页
        5.7.1 对今后研究方面的建议第55-56页
        5.7.2 对今后行政管理方面的建议第56-57页
6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附录第66-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知—信—行水平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群组管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