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重金属污染物的概况 | 第13-17页 |
1.1.1 重金属定义、污染特点及危害 | 第13-14页 |
1.1.2 重金属镉概况及污染危害 | 第14-15页 |
1.1.3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1.2 白腐真菌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1.2.1 白腐真菌定义、分类及优势 | 第17-19页 |
1.2.2 白腐真菌降解特性及降解酶学系统作用机理 | 第19-21页 |
1.2.3 白腐真菌与重金属离子交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3 白腐真菌胞外有机酸代谢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3.1 有机酸概况 | 第25-26页 |
1.3.2 草酸在白腐真菌中的生物化学作用 | 第26-2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第2章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重金属 Cd~(2+)富集及机理研究 | 第30-44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31-32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2.4 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2.3.1 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富集 Cd~(2+)机理研究 | 第35-37页 |
2.3.2 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内富集 Cd~(2+)机理研究 | 第37-38页 |
2.3.3 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络合机理表征 | 第38-42页 |
2.3.4 黄孢原毛平革菌富集重金属 Cd~(2+)机理 | 第42-43页 |
2.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Cd~(2+)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代谢水平的毒性及抗性效应 | 第44-60页 |
3.1 前言 | 第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9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45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46-4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9页 |
3.3.1 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 第49-52页 |
3.3.2 不同浓度 Cd~(2+)对木质素降解酶系(LiP、MnP)酶活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3 不同浓度 Cd~(2+)对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分泌草酸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4 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酸提取液中 Cd~(2+)浓度的变化 | 第57-58页 |
3.3.5 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分泌草酸与 Cd~(2+)浓度的相关性 | 第58-59页 |
3.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白腐真菌在不同 Cd~(2+)胁迫下胞外分泌有机酸研究 | 第60-72页 |
4.1 前言 | 第6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60-61页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6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4.2.4 分析方法 | 第62-6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4.3.1 pH 值的变化 | 第64-66页 |
4.3.2 不同浓度 Cd~(2+)对草酸浓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4.3.3 不同浓度 Cd~(2+)对苹果酸浓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4 不同浓度 Cd~(2+)对富马酸浓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87页 |
送审论文原稿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