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新媒体概述 | 第13-21页 |
一、新媒体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 第14-18页 |
(一)互联网新媒体 | 第14-16页 |
(二)手机新媒体 | 第16-18页 |
(三)互动性电视媒体 | 第18页 |
三、新媒体的特点 | 第18-21页 |
(一)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快捷性 | 第18-19页 |
(二)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与开放性 | 第19页 |
(三)信息传播的检索便捷性与共享性 | 第19-20页 |
(四)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样性与服务个性化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21-32页 |
一、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状况分析 | 第21-24页 |
(一)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现状 | 第21-22页 |
(二)新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的总体效应 | 第22-24页 |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24-28页 |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载体资源 | 第24-25页 |
(二)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和教育内容 | 第25-27页 |
(三)为大学生开展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平台 | 第27页 |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 第27-28页 |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第28-32页 |
(一)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21 | 第28-29页 |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不良冲击 | 第29-30页 |
(三)增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2-39页 |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向促进作用 | 第32-34页 |
(一)利用新媒体通讯工具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 第32页 |
(二)着力打造校园师生网站、校园论坛等新媒体平台 | 第32-33页 |
(三)建构具有特色的校园新媒体文化凝聚青年学生 | 第33-34页 |
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 第34-36页 |
(一)完善校园新媒体防范机制,营造健康有序的新媒体环境... | 第34页 |
(二)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提高新媒体环境的可控性 | 第34-35页 |
(三)搭建有效的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 | 第35-36页 |
三、培育具有新媒体素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第36-39页 |
(一)明确新媒体的地位,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 第36-37页 |
(二)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注重教师的实践锻炼 | 第37页 |
(三)拥有创新意识,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创新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