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12-22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 一、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 第22-32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22页 |
| 1.专业能力 | 第22页 |
| 2.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能力 | 第22页 |
| (二)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构成分析的依据 | 第22-28页 |
| 1.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 (1)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 第22-23页 |
| (2)儿童的特点 | 第23-24页 |
| (3)幼儿教师的工作特质 | 第24页 |
| 2.政策依据 | 第24-28页 |
| (1)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 | 第24-26页 |
| (2)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 | 第26-28页 |
| (三)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28-32页 |
| 1.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的能力 | 第28-29页 |
| 2.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 第29页 |
| 3.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 第29-30页 |
| 4.幼儿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 第30-31页 |
| 5.激励与评价的能力 | 第31页 |
| 6.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 第31页 |
| 7.反思与发展的能力 | 第31-32页 |
| 二、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55页 |
| (一)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32-44页 |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32页 |
| 2.调查方法与实施 | 第32-33页 |
| 3.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处理 | 第33-35页 |
| (1)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 第33-35页 |
| (2)幼儿园管理者的访谈整理 | 第35页 |
| 4.调查的初步结论 | 第35-44页 |
| (1)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运用欠佳 | 第36-37页 |
| (2)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 | 第37-38页 |
| (3)开展、引导幼儿游戏活动能力不足 | 第38-39页 |
| (4)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和评价能力薄弱 | 第39-41页 |
| (5)与家长、同事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不足 | 第41-43页 |
| (6)自我反思与发展能力欠缺 | 第43-44页 |
| (二)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44-52页 |
| 1.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规格落实不到位 | 第44-46页 |
| 2.课程设置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支撑不力 | 第46-49页 |
| 3.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提升专业能力 | 第49-50页 |
| 4.专业能力课程考核的缺失 | 第50-51页 |
| 5.实践活动历时周期短,缺乏专业指导 | 第51-52页 |
| (三)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2-55页 |
| 1.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够合理 | 第52-53页 |
| 2.教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 第53页 |
| 3.学生自身专业认同度不高 | 第53-55页 |
| 三、加强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 第55-63页 |
| (一)转变专业能力培养观念 | 第55-56页 |
| 1.秉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 | 第55页 |
| 2.应对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挑战 | 第55-56页 |
| (二)建立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56-60页 |
| 1.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能力为重” | 第56-57页 |
| 2.灵活设置课程,支撑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第57-58页 |
| 3.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专业能力训练 | 第58页 |
| 4.注重实践教育,多渠道锻炼专业能力 | 第58-59页 |
| 5.完善能力考核制度,巩固专业能力 | 第59-60页 |
|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大专业能力培养力度 | 第60-62页 |
| 1.采用案例教学法,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 第60-61页 |
| 2.采用微格教学,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 | 第61页 |
| 3.强化临床教学,提高学生保教能力 | 第61-62页 |
| (四)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 | 第62-63页 |
| 1.加强入学教育,促进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 | 第62页 |
| 2.注重职业道德培养,立志为教师事业奋斗终身 | 第62-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