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高层建筑风荷载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风工程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有限长钝体绕流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工程结构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试验设备与试验工况 | 第17-27页 |
2.1 风洞实验室介绍 | 第17页 |
2.2 实验模型简介 | 第17-22页 |
2.2.1 实验模型 | 第17-21页 |
2.2.2 模型的安装 | 第21页 |
2.2.3 表面粗糙度的布置 | 第21-22页 |
2.3 大气边界层的模拟 | 第22-24页 |
2.4 测试仪器与参数设定 | 第24-25页 |
2.4.1 眼镜蛇探针 | 第24-25页 |
2.4.2 压力扫描阀 | 第25页 |
2.5 实验工况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均匀来流光滑柱体的气动力特性 | 第27-57页 |
3.1 顺风向气动力 | 第27-32页 |
3.1.1 总体气动阻力 | 第27-30页 |
3.1.2 局部气动阻力 | 第30-32页 |
3.2 横风向气动力 | 第32-35页 |
3.3 局部风压系数 | 第35-48页 |
3.3.1 圆柱风压系数 | 第36-46页 |
3.3.2 方柱风压系数 | 第46-48页 |
3.4 瞬时风压和能谱 | 第48-51页 |
3.4.1 瞬时风压 | 第48-50页 |
3.4.2 能谱 | 第50-51页 |
3.5 相关性分析 | 第51-55页 |
3.5.1 圆柱相关性分析 | 第51-54页 |
3.5.2 方柱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大气边界层中光滑柱体的气动力特性 | 第57-76页 |
4.1 顺风向气动力 | 第57-60页 |
4.1.1 总体气动阻力 | 第57-59页 |
4.1.2 局部气动阻力 | 第59-60页 |
4.2 横风向气动力 | 第60-62页 |
4.3 局部风压系数 | 第62-71页 |
4.3.1 圆柱风压系数 | 第62-69页 |
4.3.2 方柱风压系数 | 第69-71页 |
4.4 能谱 | 第71页 |
4.5 相关性分析 | 第71-74页 |
4.5.1 圆柱相关性分析 | 第71-73页 |
4.5.2 方柱相关性分析 | 第73-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5 表面粗糙度对圆柱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76-96页 |
5.1 实验方案和实验工况 | 第76-77页 |
5.2 顺风向气动力 | 第77-81页 |
5.2.1 总体阻力系数 | 第77-79页 |
5.2.2 局部阻力系数 | 第79-81页 |
5.3 横风向气动力 | 第81-83页 |
5.4 局部风压系数 | 第83-90页 |
5.4.1 平均风压系数 | 第83-87页 |
5.4.2 脉动风压系数 | 第87-90页 |
5.5 极值和能谱 | 第90-94页 |
5.5.1 风压极值 | 第90-93页 |
5.5.2 能谱 | 第93-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