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探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5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二、论文结构及思路第13页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3-15页
1 世界公民和世界公民教育概述第15-23页
    1.1 公民与世界公民第15-19页
        1.1.1 公民的概念第15-16页
        1.1.2 世界公民的概念第16-17页
        1.1.3 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第17-19页
    1.2 世界公民教育第19-23页
        1.2.1 世界公民教育的概念和本质第19-20页
        1.2.2 公民教育与世界公民教育第20页
        1.2.3 世界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第20-23页
2 全球化时代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23-34页
    2.1 全球化和全球化时代第23-25页
        2.1.1 全球化的概念第23页
        2.1.2 全球化时代的特点第23-24页
        2.1.3 全球化时代产生的新问题第24-25页
    2.2 全球化时代对当代德育提出挑战第25-29页
        2.2.1 全球性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德育面向世界第26页
        2.2.2 国际交往和世界人口流动要求青少年培养国际视野第26-27页
        2.2.3 民族国家内部多元文化并存要求公民学会对话与交流第27-28页
        2.2.4 民族国家内部不同地域或群体间的相互理解要求培养世界公民第28-29页
    2.3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开展的现实可能性第29-34页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第29-30页
        2.3.2 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引导第30-31页
        2.3.3 国内德育政策的沿革提供了制度支持第31-32页
        2.3.4 国内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第32-34页
3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现状第34-42页
    3.1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成果第34-37页
        3.1.1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基本做法第34-35页
        3.1.2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实践经验第35-37页
    3.2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缺失表现及其原因第37-42页
        3.2.1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缺失表现第37-38页
        3.2.2 国内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缺失的原因第38-42页
4 国外世界公民教育的借鉴第42-50页
    4.1 公民教育目标突破国家主义的价值转向第42-44页
        4.1.1 国际组织的教育目标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第42-43页
        4.1.2 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目标突破国家至上第43-44页
    4.2 世界公民教育政策的制度保障第44-46页
        4.2.1 国际组织的教育政策第44-45页
        4.2.2 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第45-46页
    4.3 社会科课程和创新活动方式的全球化趋向第46-48页
        4.3.1 各国社会科课程的全球化趋向第46-47页
        4.3.2 各国创新多种教育活动方式第47-48页
    4.4 世界公民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提供理论支持第48-50页
        4.4.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第48页
        4.4.2 学者的相关研究第48-50页
5 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对策思考第50-58页
    5.1 政府应加强的制度保障第50-52页
        5.1.1 将世界公民教育纳入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第50-51页
        5.1.2 编写指导世界公民教育的新课程标准第51页
        5.1.3 加强培养世界公民教育的师资力量第51-52页
    5.2 学校应发挥主阵地优势第52-54页
        5.2.1 重视世界公民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第52-53页
        5.2.2 转变教育模式,由传统型向素质教育型转变第53页
        5.2.3 完善课程设置,重视世界公民教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第53-54页
    5.3 社会应促进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第54-58页
        5.3.1 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导向作用,继承、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第55页
        5.3.2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世界公民第55-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农村选举制度研究
下一篇: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食品安全公众网络舆论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