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4页 |
1.1 纳米粒概述 | 第13页 |
1.2 纳米粒与肿瘤 | 第13-15页 |
1.2.1 肿瘤概况 | 第13-14页 |
1.2.2 纳米粒抗肿瘤应用 | 第14页 |
1.2.3 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应用优势 | 第14-15页 |
1.3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制剂 | 第15-16页 |
1.4 纳米粒质量控制 | 第16-24页 |
1.4.1 粒径 | 第16-17页 |
1.4.1.1 电子显微镜法 | 第16页 |
1.4.1.2 静态激光散射法 | 第16-17页 |
1.4.1.3 电阻法(库尔特颗粒计数器) | 第17页 |
1.4.1.4 动态激光散射法 | 第17页 |
1.4.1.5 比浊法 | 第17页 |
1.4.2 包封率 | 第17-20页 |
1.4.2.1 超速离心法 | 第17-18页 |
1.4.2.2 微柱离心法 | 第18页 |
1.4.2.3 动态透析法 | 第18-19页 |
1.4.2.4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 第19页 |
1.4.2.5 超滤法 | 第19页 |
1.4.2.6 鱼精蛋白凝聚法 | 第19页 |
1.4.2.7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19-20页 |
1.4.2.8 径向正切留法 | 第20页 |
1.4.2.9 其他方法 | 第20页 |
1.4.3 体外释放 | 第20-21页 |
1.4.4 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 | 第21-24页 |
1.4.4.1 TLC法 | 第21-22页 |
1.4.4.2 HPLC法 | 第22页 |
1.4.4.3 其他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第24-54页 |
2.1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理化性质研究 | 第24-27页 |
2.1.1 仪器与试药 | 第24页 |
2.1.2 方法及结果 | 第24-26页 |
2.1.2.1 纳米粒外观 | 第24页 |
2.1.2.2 纳米粒粒度分布及Zeta电势测定 | 第24-26页 |
2.1.2.3 酸值 | 第26页 |
2.1.2.4 过氧化值 | 第26页 |
2.1.3 讨论 | 第26-27页 |
2.2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及其结果 | 第27-33页 |
2.2.1 仪器与试药 | 第27页 |
2.2.2 方法与结果 | 第27-32页 |
2.2.3 讨论 | 第32-33页 |
2.2.3.1 实验波长选择 | 第32页 |
2.2.3.2 流动相选择 | 第32-33页 |
2.2.3.3 破乳剂选择 | 第33页 |
2.3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包封率测定 | 第33-39页 |
2.3.1 仪器与试药 | 第33页 |
2.3.2 方法与结果 | 第33-38页 |
2.3.2.1 超速离心法 | 第33-34页 |
2.3.2.2 微柱离心法 | 第34页 |
2.3.2.3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 第34-36页 |
2.3.2.4 动态透析法 | 第36-38页 |
2.3.3 讨论 | 第38-39页 |
2.4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体外释放测定 | 第39-41页 |
2.4.1 仪器与试药 | 第39页 |
2.4.2 方法与结果 | 第39-41页 |
2.4.3 讨论 | 第41页 |
2.5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残留溶剂测定 | 第41-45页 |
2.5.1 仪器与试药 | 第41页 |
2.5.2 方法与结果 | 第41-43页 |
2.5.3 讨论 | 第43-45页 |
2.6 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溶血磷脂胆碱测定 | 第45-54页 |
2.6.1 HPLC-UV法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 | 第45-49页 |
2.6.1.1 仪器与试药 | 第45页 |
2.6.1.2 方法及结果 | 第45-49页 |
2.6.2 HPLC-ELSD法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 | 第49-52页 |
2.6.2.1 仪器与试药 | 第49页 |
2.6.2.2 方法与结果 | 第49-52页 |
2.6.3 讨论 | 第52-54页 |
全文总结、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