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24页
 一、“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第12-14页
  (一) 城市化、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第12-13页
  (二)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13-14页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综述第14-18页
  (一)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第15-17页
  (二)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第17-18页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一)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18页
  (二) 本文的选题意义第18-19页
 四、本文的逻辑框架第19-20页
 五、研究方法第20-21页
 六、创新点第21-24页
第一部分 我国城市化历史轨迹及其现状第24-35页
 一、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第24-32页
  (一) 1978 年之前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第24-28页
  (二) 1978 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第28-32页
 二、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第32-35页
  (一) 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第32-33页
  (二) 城市化质量不高第33页
  (三) 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第33页
  (四) 城市化伴生的生态问题突出第33-34页
  (五) 城市化发展主要靠市场推动与政府主导第34-35页
第二部分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其互动第35-42页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35-39页
  (一) 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力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35-36页
  (二) 经济增长、结构转变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36-37页
  (三) 市场机制、政策机制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第37-39页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9-42页
  (一) 城市化对市场要素的作用第39页
  (二)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39-40页
  (三)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40-41页
  (四) 城市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41-42页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第42-56页
 一、测量指标选取第42-48页
  (一) 对经济发展水平测算方法第42-44页
  (二) 对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第44-47页
  (三) 本文选取的指标第47-48页
 二、实证分析与结论第48-56页
  (一) 原始数据的取得第48-50页
  (二) 回归分析前的准备第50-53页
  (三) 回归分析第53-54页
  (四) 小结第54-56页
第四部分 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对策与建议第56-64页
 一、确立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第56-57页
  (一) 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战略第56页
  (二) 加快推进城市全球化与开放战略第56-57页
  (三) 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战略第57页
 二、营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第57-60页
  (一) 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第57-58页
  (二) 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第58-59页
  (三) 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第59-60页
 三、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几对关系第60-62页
  (一) 正确处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60页
  (二) 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第60-61页
  (三) 正确处理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关系第61-62页
 四、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全面发展第62-64页
  (一) 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第62页
  (二)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第62-63页
  (三) 形成多元化的城市投融资机制第63-64页
结语第64-65页
注释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80页
致谢第80-82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六大以来党的农业思想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