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抗肿瘤活性菌的培养优化及活性物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环境微生物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利用第12-14页
        1.1.1 环境微生物资源的特点第12-13页
        1.1.2 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3-14页
    1.2 药用微生物的环境来源与药理活性第14-19页
        1.2.1 药用微生物的环境来源第14-15页
        1.2.2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第15-19页
    1.3 抗肿瘤药用微生物研究的一般过程及主要研究方法第19-24页
        1.3.1 抗肿瘤药用微生物的分离第19页
        1.3.2 抗肿瘤药用微生物的筛选第19-20页
        1.3.3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20页
        1.3.4 代谢产物的提取第20-22页
        1.3.5 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第22-23页
        1.3.6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第23-24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真菌YX-5的发酵培养基优化第26-38页
    2.1 试验材料第26-27页
        2.1.1 菌株来源第26页
        2.1.2 指示肿瘤细胞第26页
        2.1.3 主要试剂第26页
        2.1.4 培养基第26-27页
        2.1.5 主要仪器第27页
    2.2 试验方法第27-29页
        2.2.1 菌株活化第27页
        2.2.2 肿瘤细胞培养第27-28页
        2.2.3 抗肿瘤活性测定第28页
        2.2.4 单因素实验第28页
        2.2.5 正交实验第28-2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2.3.1 碳源第29-31页
        2.3.2 氮源第31-33页
        2.3.3 正交实验第33-35页
        2.3.4 优化前后对比第35页
    2.4 讨论与小结第35-38页
第3章 放线菌HY026的发酵培养基优化第38-44页
    3.1 试验材料第38-39页
        3.1.1 菌株来源第38页
        3.1.2 指示肿瘤细胞第38页
        3.1.3 主要试剂第38页
        3.1.4 主要仪器第38-39页
    3.2 试验方法第39-40页
        3.2.1 菌株活化第39页
        3.2.2 抗肿瘤活性测定第39页
        3.2.3 碳氮源优化第39-4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3.3.1 碳源优化第40-41页
        3.3.2 氮源优化第41-42页
        3.3.3 优化前后对比第42页
    3.4 讨论与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真菌YX-5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第44-54页
    4.1 试验材料第44页
        4.1.1 供试菌株第44页
        4.1.2 指示肿瘤细胞第44页
        4.1.3 发酵培养基第44页
        4.1.4 主要仪器第44页
    4.2 试验方法第44-46页
        4.2.1 规模化发酵第44-45页
        4.2.2 发酵产物提取第45页
        4.2.3 发酵产物分离第45-46页
        4.2.4 结构鉴定第46页
    4.3 试验结果第46-53页
        4.3.1 发酵产物提取第46页
        4.3.2 发酵产物分离第46-52页
        4.3.3 结构鉴定第52-53页
    4.4 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放线菌HY026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第54-62页
    5.1 试验材料第54页
        5.1.1 供试菌株第54页
        5.1.2 指示肿瘤细胞第54页
        5.1.3 发酵培养基第54页
        5.1.4 主要仪器第54页
    5.2 试验方法第54-55页
        5.2.1 规模化发酵第54-55页
        5.2.2 发酵产物提取第55页
        5.2.3 发酵产物分离第55页
        5.2.4 活性产物鉴定第55页
    5.3 试验结果第55-61页
        5.3.1 发酵产物提取第55-56页
        5.3.2 发酵产物分离第56-58页
        5.3.3 结构鉴定第58-61页
    5.4 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讨论与总结第62-66页
    6.1 培养基优化第62-63页
    6.2 结构鉴定第63-65页
    6.3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附录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明质酸修饰/共载金丝桃素和乏氧诱导因子1α-siRNA的双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下一篇:深海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