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在中美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第12-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5-16页
        1.3.3 论文特色之处第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2章 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市场的比较分析第19-29页
    2.1 中美创业板市场发展状况第19-22页
        2.1.1 中国创业板市场第19-20页
        2.1.2 美国NASDAQ市场第20-22页
    2.2 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市场制度的比较分析第22-27页
        2.2.1 上市制度的比较第22-24页
        2.2.2 交易制度的比较第24-25页
        2.2.3 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第25-26页
        2.2.4 退市制度比较第26-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9-37页
    3.1 企业成长性的理论基础第29-30页
        3.1.1 企业成长性内涵的界定第29页
        3.1.2 企业成长性基本理论第29-30页
    3.2 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30页
        3.2.1 客观与公正第30页
        3.2.2 全面与科学第30页
        3.2.3 方便与简单第30页
    3.3 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0-35页
        3.3.1 盈利能力相关指标第31页
        3.3.2 抗风险能力相关指标第31-32页
        3.3.3 创新能力相关指标第32页
        3.3.4 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第32-33页
        3.3.5 公司治理能力相关指标第33页
        3.3.6 市场表现相关指标第33页
        3.3.7 信息披露能力相关指标第33-35页
    3.4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中国企业在中美创业板上市前后成长性变化的比较分析第37-47页
    4.1 突变级数法基本思想与步骤第37-39页
        4.1.1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第37页
        4.1.2 确定突变系统的类型第37-38页
        4.1.3 控制变量的归一第38页
        4.1.4 综合评价第38-39页
    4.2 实证过程第39-42页
        4.2.1 选取相应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第39页
        4.2.2 确定各层次指标的突变系统类型第39页
        4.2.3 利用归一公式进行评价第39-42页
    4.3 显著性检验第42-43页
        4.3.1 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第42页
        4.3.2 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第42-43页
    4.4 结果分析第43-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中国企业在中美创业板上市后成长性的比较分析第47-55页
    5.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第47页
    5.2. 实证研究第47-54页
        5.2.1 实证过程第47-53页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3页
附录第6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云南省中小金融机构现状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