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主要特色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 房地产及房地产业 | 第17-19页 |
2.1.1 房地产的内涵及特性 | 第17-19页 |
2.1.2 房地产业的内涵 | 第19页 |
2.2 房地产政府宏观调控的内涵 | 第19页 |
2.3 产业组织理论 SCP 范式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业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 SCP 分析及效果评价 | 第21-42页 |
3.1 我国房地产政府宏观调控历程 | 第21-25页 |
3.1.1 抑制投资、控制房价阶段:2003 年-2006 年 4 月 | 第21-22页 |
3.1.2 控制房价、发展住房保障阶段:2006 年 5 月-2008 年 10 月 | 第22页 |
3.1.3 鼓励住房消费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阶段:2008 年 11 月-2009 年 5 月 | 第22-23页 |
3.1.4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强住房保障建设阶段:2009 年 6 月以后 | 第23-25页 |
3.2 我国房地产业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 SCP 分析 | 第25-33页 |
3.2.1 对房地产市场结构的调控政策分析 | 第25-31页 |
3.2.2 对房地产市场行为的调控政策分析 | 第31-33页 |
3.3 我国房地产业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 | 第33-42页 |
3.3.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3.3.2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评价 | 第35-42页 |
3.3.2.1 房价起伏较大,价格水平不合理 | 第35-37页 |
3.3.2.2 供求关系不平衡 | 第37-39页 |
3.3.2.3 供给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 第39-40页 |
3.3.2.4 社会公平近年收效显著,但仍未得到有效保障 | 第40-42页 |
第4章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 SCP 范式视角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建议 | 第42-48页 |
4.1 完善市场结构 | 第42-43页 |
4.1.1 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 | 第42页 |
4.1.2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 第42-43页 |
4.2 规范市场行为 | 第43-45页 |
4.2.1 完善信贷融资和金融监管 | 第43-44页 |
4.2.2 强化实施差别化税收政策 | 第44页 |
4.2.3 引导地方政府严格履行宏观调控责任 | 第44-45页 |
4.2.4 坚持因城因地分类调控 | 第45页 |
4.3 提高市场绩效 | 第45-48页 |
4.3.1 确保调控政策作用机制的有效传导 | 第45-46页 |
4.3.2 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预期作用 | 第46页 |
4.3.3 建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