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1.1 国家课程改革文件出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政策依据 | 第8页 |
1.2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8-10页 |
2.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2.1 学校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 第10页 |
2.2 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意义 | 第10-11页 |
3.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3.1 国外研究现状理论与实践 | 第11-12页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3.3 国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6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5.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建立 | 第16-18页 |
5.1 学校的组织构架 | 第16-17页 |
5.2 体育教师的组织构架 | 第17-18页 |
6.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因素分析 | 第18-23页 |
6.1 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环境分析 | 第18页 |
6.2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资源分析 | 第18-19页 |
6.3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和表演的传统体育项目 | 第19-21页 |
6.4 校本课程开发的硬件条件资源分析 | 第21页 |
6.5 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力资源分析 | 第21-22页 |
6.6 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7.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 | 第23-24页 |
7.1 课程目标 | 第23页 |
7.2 学生目标 | 第23页 |
7.3 教师目标 | 第23-24页 |
8.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教材化处理 | 第24-27页 |
8.1 校本课程内容开发遵循的原则 | 第24-26页 |
8.2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教材化 | 第26-27页 |
8.2.1 珍珠球的教材化处理 | 第26页 |
8.2.2 校本课程开发场地和器材的处理 | 第26-27页 |
9.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的组织与方案编制 | 第27-35页 |
9.1 课程目标编制要求 | 第27页 |
9.2 课程的组织 | 第27-33页 |
9.3 校本课程内容及体系阐述 | 第33页 |
9.4 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编制要求 | 第33-35页 |
10.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的解释与实施 | 第35-38页 |
10.1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 第35页 |
10.2 学校本课程珍珠球教学内容实施计划 | 第35-36页 |
10.3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课的实施 | 第36-38页 |
11.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38-40页 |
11.1 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38-39页 |
11.2 校本课程评价的修订 | 第39-40页 |
12.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 | 第40-44页 |
12.1 学生学习后的效果 | 第40-42页 |
12.2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 | 第42页 |
12.3 校本课程的建设 | 第42-44页 |
13.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44-45页 |
13.1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44页 |
13.2 校本课程开发改进所需措施 | 第44-45页 |
14.结论与建议 | 第45页 |
14.1 结论 | 第45页 |
14.2 建议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