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1 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 | 第8-10页 |
1.1.1 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 | 第8页 |
1.1.2 氮微合金化HRB400E技术进展 | 第8-9页 |
1.1.3 氮微合金化HRB400E冶炼技术难点 | 第9-10页 |
1.2 炉渣泡沫化及其基本理论 | 第10-17页 |
1.2.1 泡沫渣现象及泡沫渣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2 炉渣泡沫化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1.2.3 衡量炉渣发泡性能的指标 | 第15-17页 |
1.3 炉渣起泡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1.3.1 炉渣物理性质 | 第17-18页 |
1.3.2 炉渣的组分 | 第18-19页 |
1.3.3 其他因素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起泡现象 | 第22-26页 |
2.1 氮微合金化HRB400E生产工艺路线 | 第22页 |
2.2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起泡 | 第22-25页 |
2.2.1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起泡现象 | 第22-24页 |
2.2.2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起泡现象对冶炼工艺的影响 | 第24页 |
2.2.3 氮微合金化和非氮微合金化HRB400E熔炼成分与质量特征 | 第24-25页 |
2.3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试样的采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起泡成因 | 第26-41页 |
3.1 研究设备及方法 | 第26-29页 |
3.2 钢包顶渣组分 | 第29-33页 |
3.3 钢包顶渣熔化温度 | 第33-34页 |
3.4 钢包顶渣黏度 | 第34页 |
3.5 钢包顶渣表面张力 | 第34-35页 |
3.6 钢包顶渣泡沫化指数的计算 | 第35-38页 |
3.7 钢包顶渣起泡成因 | 第38-39页 |
3.7.1 泡沫渣形成的基本原理 | 第38页 |
3.7.2 钢包顶渣起泡成因 | 第38-3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泡沫化控制研究 | 第41-70页 |
4.1 组分对顶渣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41-54页 |
4.1.1 实验原料及实验渣成分范围 | 第41-43页 |
4.1.2 组分对钢包顶渣黏度的影响 | 第43-50页 |
4.1.3 组分对钢包顶渣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0-54页 |
4.1.4 具有较弱起泡性能的顶渣组分范围 | 第54页 |
4.2 钢包顶渣泡沫化控制研究 | 第54-68页 |
4.2.1 钢包顶渣泡沫化控制研究方案 | 第55-61页 |
4.2.2 组分对顶渣泡沫化的影响 | 第61-63页 |
4.2.3 气体流量对顶渣泡沫化的影响 | 第63页 |
4.2.4 顶渣物理性质对顶渣泡沫化的影响 | 第63-65页 |
4.2.5 钢包顶渣泡沫化指数经验公式 | 第65-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改质处理研究 | 第70-76页 |
5.1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改质技术方案 | 第70-72页 |
5.1.1 工艺路线 | 第70页 |
5.1.2 改质剂的设计 | 第70-72页 |
5.2 氮微合金化HRB400E钢包顶渣改质剂工业应用 | 第72-75页 |
5.2.1 工业应用方案 | 第72-73页 |
5.2.2 钢包顶渣改质剂冶金效果 | 第73-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