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文章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罗隆基关于政党与民主政治关系认识的形成 | 第17-25页 |
2.1 求学时期初识民主 | 第17-19页 |
2.2 学理层面的思考 | 第19-22页 |
2.3 社会现实的启发 | 第22-25页 |
第3章 罗隆基与中间党派的建立及其政党活动 | 第25-35页 |
3.1 参与创建中间党派 | 第25-28页 |
3.1.1 参与创建国家社会党 | 第25-27页 |
3.1.2 参与组建中国民主同盟 | 第27-28页 |
3.2 致力于中间党派的政治活动 | 第28-35页 |
3.2.1 积极参加第一次宪政运动 | 第28-30页 |
3.2.2 全身心投入第二次宪政运动 | 第30-32页 |
3.2.3 政治协商会议上为推动民主而努力 | 第32-35页 |
第4章 罗隆基与中间路线的制定及其理论建设 | 第35-45页 |
4.1 中间路线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 | 第35-36页 |
4.2 罗隆基与中间路线的制定 | 第36-38页 |
4.3 罗隆基对中间路线的理论阐释 | 第38-45页 |
4.3.1 中间路线的实现手段: 建立第三个大政党 | 第38-39页 |
4.3.2 中间路线的目标:建立 十足道地中国型民主μ | 第39-41页 |
4.3.3 中间路线的制度框架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