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20页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研究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页
    (二)文献研究综述第11-16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理论工具第16-18页
        2、研究方法第18页
    (四)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第18-20页
二、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机制研究的相关概念和主要内容第20-25页
    (一)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机制研究的相关概念第20-21页
        1、城市公共空间第20页
        2、微矛盾调处机制第20-21页
    (二)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机制应有的主要内容第21-25页
        1、应急管理机制第22页
        2、利益诉求机制第22-23页
        3、利益协调机制第23页
        4、利益保障机制第23-25页
三、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的现状分析第25-33页
    (一)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的运行现状第25-28页
        1、应急响应速度快第25-26页
        2、开放利益诉求网络信访平台第26-27页
        3、多方责任主体共同进行利益协调第27页
        4、居民利益保障意识强第27-28页
    (二)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存在的问题第28-33页
        1、应急预防及处置过程不当第28-29页
        2、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第29-30页
        3、现有的利益协调机构难以发挥作用第30-31页
        4、现代媒体对微矛盾事件传播效应的放大第31-33页
四、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42页
    (一)应急管理预防及处置过程不到位第33-35页
        1、事先预防流于形式第33页
        2、应急管理部门间缺乏联动管理第33-34页
        3、缺乏与媒体互联网的应急处置的规范化合作第34-35页
    (二)利益诉求表达不通畅第35-37页
        1、传统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第35-36页
        2、新兴利益诉求渠道缺乏监管第36-37页
        3、有关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和不作为第37页
    (三)利益协调机制建设不完善第37-39页
        1、责任主体间关系不畅第38页
        2、自治性组织工作状态松散第38-39页
        3、当事人之间沟通不畅第39页
    (四)利益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第39-42页
        1、政府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投入不足第39-41页
        2、利益保障制度和相关法律条例建设落后第41-42页
五、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微矛盾调处机制的建议第42-54页
    (一)建立高效灵敏的应急管理机制第42-45页
        1、应急部门加强事先预防第42-43页
        2、善用媒体来把握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第43-44页
        3、改善应急处置方式第44-45页
    (二)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第45-48页
        1、畅通利益诉求渠道第45-46页
        2、加强新兴利益诉求渠道监管第46-47页
        3、强化政府机关责任意识第47-48页
    (三)完善利益矛盾协调机制第48-51页
        1、对群众性自治组织角色进行合理定位第48-49页
        2、发挥自治性组织的协商调解作用第49-50页
        3、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约束第50-51页
    (四)健全居民利益保障机制第51-54页
        1、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居民利益保障工作第51-52页
        2、加大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投入建设第52-53页
        3、完善法律条例保障居民公共空间权益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河南省上蔡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