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

熔古铸今—“铸刑鼎”中的赵简子与孔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7页
一、 “铸刑鼎”相关记载及研究概述第7-11页
    1、 相关文献记载第7-8页
    2、 历代学者研究第8-11页
        (1)古人相关论点第8-9页
        (2)近代学者研究第9-11页
    3、 自身研究视角第11页
二、 孔子与赵简子政治理念的渊源第11-18页
    1、 孔子政治理念的渊源第13-15页
        (1)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第13-14页
        (2) 以“仁”与“礼”为核心的伦理观第14-15页
        (3)母性教育下的性格塑造第15页
    2、 赵简子政治理念的渊源第15-18页
        (1)问“礼”于大叔彰显赵简子的政治才能第16-17页
        (2)“君臣无常位”第17-18页
三、 由反对“铸刑鼎”看孔子的政治理念第18-34页
    1、 维护旧贵族的地位与权力第19-32页
        (1)以贵族为主体实现“以德正民”第20-24页
        (2)利用贵族赢得与王权专制对抗的民主第24-28页
        (3)世官制下的贵族命运事关国家稳定第28-30页
        (4)贵族等级制所体现的礼的相对合理性第30-32页
    2、 主张宽猛相济的法律思想第32-34页
四、 由“铸刑鼎”看赵简子的政治理念第34-43页
    1、 主张消除旧贵族特权第35-42页
        (1)公室势力的消亡与卿族专权的形成第35-37页
        (2)晋国特殊的地域文化对宗法制观念的抵制第37-39页
        (3)铸刑鼎公布成文法第39-42页
    2、 主张以法制代替礼制第42-43页
        (1)铸刑鼎公布成文法第42页
        (2)铁地誓师行军功设郡县第42-43页
五、 两种政治理念交锋下政治思想领域的嬗变第43-46页
    1、 由百家争鸣中的儒法之争到中央集权下的儒法合流第44页
    2、 由宗法分封制的日益没落到封建郡县制的渐趋成熟第44-45页
    3、 由世官制下的“亲亲尚恩”到官僚制下的“尊贤尚功”第45-46页
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刘文典政治思想研究
下一篇:明代山东济南府社会经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