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18页 |
2.2.2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 第18页 |
2.2.3 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 | 第18页 |
2.2.4 印弟安纳精神疾病访谈(IPII) | 第18-19页 |
2.2.5 元认知评估量表2009版中文版(MAS-R2009) | 第19页 |
2.3 研究过程 | 第19-20页 |
2.3.1 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2.3.2 评定方法 | 第20页 |
2.4 统计学分析处理 | 第20-21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1-26页 |
3.1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社会功能以及心智化的比较 | 第21页 |
3.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化与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 | 第21-24页 |
3.2.1 基线时心智化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第21-22页 |
3.2.2 基线时心智化与症状的关系 | 第22页 |
3.2.3 治疗第8周末心智化与社会功能间的关系 | 第22-23页 |
3.2.4 治疗第8周末心智化与精神症状间的关系 | 第23页 |
3.2.5 治疗前后心智化变化与社会功能变化间的关系 | 第23页 |
3.2.6 治疗前后心智化变化与精神症状变化的关系 | 第23-24页 |
3.3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不同临床疗效组的现状心智化的比较 | 第24-26页 |
3.3.1 不同临床疗效组基线时心智化的比较 | 第24页 |
3.3.2 不同临床疗效组治疗第8周末心智化的比较 | 第24-26页 |
4 讨论 | 第26-28页 |
5 结论 | 第28-29页 |
附录 | 第29-36页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综述 | 第4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