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民事执行救济概述 | 第8-13页 |
2.1 民事执行救济的一般构成 | 第8-10页 |
2.1.1 民事执行救济的概念 | 第8页 |
2.1.2 民事执行救济的要件 | 第8-9页 |
2.1.3 民事执行救济的特征 | 第9-10页 |
2.2 民事执行救济的功能 | 第10-13页 |
2.2.1 民事执行救济有益于培养程序意识 | 第10-11页 |
2.2.2 民事执行救济有利于保障实体权利 | 第11页 |
2.2.3 民事执行救济有利于规范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 | 第11-13页 |
3 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执行救济制度的构成分析 | 第13-19页 |
3.1 德日执行救济制度构成 | 第13-15页 |
3.1.1 德国执行救济制度分析 | 第13-14页 |
3.1.2 日本执行救济制度概况 | 第14-15页 |
3.2 我国台湾地区执行救济制度构成 | 第15-17页 |
3.2.1 程序方面的救济方式 | 第15-16页 |
3.2.2 实体方面的救济方式 | 第16-17页 |
3.3 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执行救济制度评析及借鉴意义 | 第17-19页 |
4 我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的构成评析 | 第19-26页 |
4.1 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界定 | 第19-20页 |
4.2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救济制度设计 | 第20-22页 |
4.2.1 程序性执行救济程序 | 第20-21页 |
4.2.2 实体性执行救济程序 | 第21-22页 |
4.3 我国现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弊端 | 第22-26页 |
4.3.1 现有执行异议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 第22-24页 |
4.3.2 缺乏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 | 第24页 |
4.3.3 执行救济裁判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24-26页 |
5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设计 | 第26-34页 |
5.1 程序性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 | 第26-28页 |
5.1.1 增设申请制度 | 第26-27页 |
5.1.2 规范执行行为异议 | 第27-28页 |
5.2 实体性执行异议之诉救济制度之完善 | 第28-31页 |
5.2.1 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 | 第28-30页 |
5.2.2 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30-31页 |
5.3 完善民事执行机构的设置 | 第31-34页 |
6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