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来源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之前的湖南人口发展 | 第14-19页 |
2.1 人口的概念和内涵 | 第14-15页 |
2.2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湖南人口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2.3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湖南人口对“文革”十年间湖南人口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湖南社会 | 第19-28页 |
3.1 意识形态主导社会 | 第19-23页 |
3.1.1 学毛选、唱样板戏、批封资修 | 第19-20页 |
3.1.2 踢开党委闹革命 | 第20-21页 |
3.1.3 红卫兵遍布城乡 | 第21-23页 |
3.2 泾渭分明的城乡二元社会 | 第23-24页 |
3.2.1 城市社会生活 | 第23-24页 |
3.2.2 乡村社会生活 | 第24页 |
3.3 血缘成份论断人群,阶级斗争斗争你我 | 第24-28页 |
3.3.1 血缘成份论断人群 | 第25-26页 |
3.3.2 阶级斗争斗争你我 | 第26-28页 |
第4章 1966-1971年的湖南人口 | 第28-38页 |
4.1 1966-1971年的湖南人口数量、分布、密度与结构 | 第28-30页 |
4.2 1966-1971年的湖南人口素质 | 第30-33页 |
4.3 1966-1971年湖南城乡人口的流动 | 第33-38页 |
第5章 1972—1976年的湖南人口 | 第38-41页 |
5.1 1972-1976年的湖南人口数量、密度与结构 | 第38-39页 |
5.2 1972-1976年的湖南人口素质 | 第39-40页 |
5.3 1972-1976年湖南城乡人口流动 | 第40-41页 |
第6章 “文革”十年湖南人口发展的特点和价值 | 第41-43页 |
6.1 有悖人口增长规律的人口增长 | 第41页 |
6.2 人才断层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 第41-42页 |
6.3 封闭回流型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