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页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第15-25页
    (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第15-18页
        1. 人文和素质的内涵第16页
        2. 人文素质的构成要素第16-17页
        3. 人文素质教育第17-18页
    (二) 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比较第18-23页
        1. 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历史反思第18-20页
        2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第20-23页
        3. 欧美国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第23页
    (三)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23-25页
        1.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和教育现状决定的第24页
        2. 有利于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目标的整合第24-25页
        3. 有利于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第25页
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3页
    (一)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第26-28页
        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外教育第28页
        3.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第28-29页
    (二)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3页
        1. 起步晚基础差第29-31页
        2. 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第31页
        3. 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第31-32页
        4. 西方思潮的冲击第32-33页
三、完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第33-42页
    (一) 宏观的层面: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第33-36页
        1. 革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第33-34页
        2. 完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政策体系第34-36页
    (二) 微观层面: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第36-42页
        1. 教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导向第36-37页
        2. 综合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锤炼第37-38页
        3. 社团活动和实践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拓展第38-39页
        4.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第39-40页
        5. 发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潜在渠道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下一篇:矩形顶管工作井围护结构施工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