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CONTENTS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0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选题意义第16-17页
        1.2.1 理论意义第16-17页
        1.2.2 实践意义第17页
    1.3 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7-34页
        1.3.1 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及发展第17-24页
        1.3.2 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动态第24-29页
        1.3.3 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相关研究的关系第29-34页
    1.4 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进展第34-38页
        1.4.1 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第34-35页
        1.4.2 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动态第35-38页
        1.4.3 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第38页
    1.5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第38-40页
        1.5.1 研究目标第38-39页
        1.5.2 技术路线第39-40页
第二章 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方法第40-61页
    2.1 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建立第40-48页
        2.1.1 脆弱性组成要素第40-44页
        2.1.2 脆弱性计算方法第44-46页
        2.1.3 评价结果分级第46-48页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57页
        2.2.1 指标的选取原则第48-49页
        2.2.2 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第49页
        2.2.3 评价指标的筛选第49-57页
    2.3 原始数据的处理第57页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7-58页
    2.5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58-61页
第三章 罗源湾海域基本概况第61-82页
    3.1 自然环境概况第61-64页
        3.1.1 地理位置第61-62页
        3.1.2 气候条件第62页
        3.1.3 海域水文条件第62-63页
        3.1.4 地质地貌与沉积环境第63-64页
    3.2 社会经济概况第64-65页
    3.3 生态环境概况第65-72页
        3.3.1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第65-69页
        3.3.2 海洋生物与生态现状第69-72页
    3.4 海湾开发利用现状第72-79页
        3.4.1 填海造地第72-75页
        3.4.2 海水养殖第75-77页
        3.4.3 港口码头第77-78页
        3.4.4 临港工业第78-79页
    3.5 相关功能区划与发展规划第79-82页
第四章 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第82-104页
    4.1 指标体系的数据处理第82-97页
        4.1.1 数据来源说明第82页
        4.1.2 评价标准与赋值方法第82-94页
        4.1.3 指标赋值第94-97页
    4.2 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第97-101页
        4.2.1 权重的计算第97-98页
        4.2.2 暴露程度评价第98-99页
        4.2.3 敏感性评价第99-100页
        4.2.4 适应能力评价第100-101页
    4.3 综合评价结果第101-10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15页
    5.1 分析与讨论第104-112页
        5.1.1 关键因子分析第104-111页
        5.1.2 研究结论第111-112页
    5.2 创新与不足第112-113页
        5.2.1 创新点第112-113页
        5.2.2 不足之处第113页
    5.3 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以“京津冀”及“珠三角”为例
下一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涡流无损检测有限元分析